转型的号角响彻三晋大地,面对风起云涌的转型升级大潮,山西税务人如何唱响税务一个好声音?9月20日,一场“造环境、促转型”税收论坛在清创基地启幕,各路嘉宾走上讲坛,发表真知灼见,吐心声,亮观点,集思广益,开拓视野,找准新形势下税务坐标定位。
国地税主动融入转型发展大局
税务人如何“造环境、促转型”?如何收好税、带好队,为我省转型综改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促转型是新时期税务人追求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提升政治站位,把税务工作放到转型大局中思考,放到全省中心工作中主动作为,争先就位,率先在山西转型改革综合示范区及省内国家级开发区中落实示范区先行先试的税收优惠政策。”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贤掌认为,“造环境、促转型”,要把“放管服”改革坚决落实,真正达到“六最”税收服务环境。深入研究、用足用活国发42号文件相关重大决策,主动对接津京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通道,最大限度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在山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释放税收改革红利。
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军也认为,山西国税和地税要抓住山西转型综改先行先试有利契机,关注征管体制机制改革的集成,将国地税资源融汇集成,明晰税收工作的地位和坐标,主动对标有关部署,优化税收环境,加快走出山西税务转变征管方式新路径,让“放管服”改革在山西税务系统更彻底,让全省纳税人更有获得感。
来自征管一线的太原市国税局局长吴素贤和晋中市地税局局长史龙俊也亮出自己的打算和行动。
职能部门献计献策情真意切
如何实现税务与全省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使全省税务工作更好地助力转型发展,服务广大纳税人?来自我省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纷纷建言献策。
省经信委副主任马运侠认为,税务部门应关注企业盈利状况,重点关注企业难点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建立纳税人投诉快速机制,发挥多部门协作力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巨宪华认为,创造良好税收环境,要解决好人性化执法与人情税的问题、人性化执法与管理的问题及公众环境。省科技厅副厅长张克军说,税务部门支持全省创客创业,帮他们学习免税和减半征收的政策,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彭月则从学者角度发表看法,“造环境、促转型”不单是税务部门的事,还需各部门共同营造,若全社会都站在企业和纳税人的角度去想,环境自然就好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赵瑞雪直言,政府能探索符合示范区的特别办法,释放改革红利,确保“造环境、促转型”各项措施在示范区率先见到实效。
标杆企业税收论坛倾吐心声
服务好不好,纳税人说了算。今天,山西标杆企业在论坛上倾吐心声。
富士康园区负责人贺启华认为,政府部门可研究对标发达工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财政、税收、招商等措施,营造好环境,让新企业招进来、扎下去,并能长足发展,这很关键。
山西高科华烨电子董事长李建明说,我省相继出台放管服政策,这些政策内容丰富、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可与沿海省份媲美,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特别是我省提出内地高科技产业既要有省里政策,同时又要有政府部门及县市支持,这更需要税务政策的支持。
山西天地科技董事长芦效良说:“公司享受所得税15%的优惠,研发费用按50%的加计扣除,还有无形资产50%的摊销等,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营商环境好了,企业也会发展得更好,交更多的税。”
朔州市慧源智业副总温晓晓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必须以税收来平衡,政府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只有政府支持,企业才能长远。企业希望税务部门多用税收政策加减法,更好地激发大众创业激情。
本报记者 王晓华 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