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系列评论之四

  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给予山西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支持,而且是全方位的突破、深层次的突破、预留空间的突破。
  去年以来,我省改革进入攻坚期,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多样。改革越深入,各个领域的改革越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重要着力点。
  现阶段,培育和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接续,是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加快推进我省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点”带“经济面”,破除发展障碍,促进经济活力,正是为了解决资源型地区原有内生发展动力不强的问题,打破资源依赖,强化新动能,不断推动山西发展转型。
  去年下半年以来,山西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重大改革不断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煤炭去产能减产量全国第一;国企国资改革“1+4”文件出台,投资运营、文旅、云时代等代表转型方向的企业陆续组建。一批国家安排部署和我省自主实施的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突破,在全国率先试行企业承诺制、探索无审批管理重大改革,全面打造“六最”营商环境,20条先行先试政策落地转型综改示范区。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健全精简高效的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统一规范各类审批、监管和服务事项,是我省下一步改革的目标。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创新财政金融支持转型升级方式。9月20日,省政府出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入区奖励政策》13条,打造财政金融支持转型升级版。下一步,我省重点鼓励金融机构与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有效对接,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其实质精神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拓展用地空间,我省将优化开发区土地利用政策,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适当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公共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供给。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省将加强省部合作,积极向国家发改委争取各类资金及政策支持;推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从激发内生动力出发,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扶贫举措。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山西日报评论员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9-22期

  • 第2017-09-21期

  • 第2017-09-20期

  • 第2017-09-19期

  • 第2017-09-18期

  • 第2017-09-17期

  • 第2017-09-16期

  • 第2017-09-15期

  • 第2017-09-14期

  • 第2017-09-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