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调整“一铁独大”的产业结构,由“铁矿黑色产业”向“旅游绿色产业”转变,使得代县“绿起来”;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新格局”,令代县旧貌换新颜,使得代县“美起来”;践行全域旅游的发展新理念,积极探索“旅游+”的发展新模式,给代县注入了生机活力,使得代县“动起来”。代县正在进行着一场由“黑”变“绿”的华丽转身,一座全新的文化旅游名城正在振兴崛起。
产业之变:由挖地下资源转向挖地上文旅
代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转型发展,由挖地下资源转向挖地上文旅,从而走出一条传承、挖掘、弘扬雁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涌现出一大批“文旅老板”。
在开发建设雁门关风景区的关键时刻,为了突破资金短缺的瓶颈,广大民营企业家争当“文旅老板”,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以解燃眉之急。其中韩树平、刘眉寿各捐款100万元;李黑眼、智生亮各捐款60万元;刘眉福捐款50万元;王国书、王福文、杨美恩、张玉保、张祥寿、胡海存、段玉贵、姚秀文各捐款10万元,被雁门关风景区管理中心分别授予“雁门关修复功臣”称号。
韩树平作为矿老板,是率先转型发展的“文旅老板”之一,累计投资3500万元在家乡新高乡韩街村建起了一座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又投资1500万元把创建于北魏太延年间,集佛、道、儒于一体的千年古刹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40年的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权一次性买断,不断投入巨资全面开发,现已成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日趋显现的游览佳景风景区。
泰丰矿业公司董事长李黑眼和总经理李宏伟致富不忘回报家乡,投资上亿元将新高村打造成为“山西省最美旅游乡村”:笔直的新园大街,雄伟的“八荣同风”牌楼,宽阔的九龙壁广场、大剧院广场、古朴典雅的新高公园,现代化的新高大剧院,规划整齐的村民住宅小区,引领全县农业科技的示范园区,已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颗明珠,闪耀在雁门关下、滹沱河畔。
代县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全县285家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涉铁企业,人们称代县是“铁打的江山”。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员直言不讳:“过去我们代县是一种‘一铁独大’的产业格局,铁矿采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蚕食地下资源,还会产生大量烟尘、废水、扬尘、尾矿砂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使代县因铁而兴、因铁而污。”
怎么办?代县县委书记田永清说:“近年来,我们树立了铁矿是资源,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同样是宝贵资源的新资源观,抢抓经济下行倒逼转型和旅游消费需求迅速升级的重大机遇,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我县战略性支柱产业。”
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县、山西省重点旅游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使得代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独具优势。郝江陵说:“2009年,面对铁精矿粉价格暴跌的市场形势,我县把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铁矿黑色产业’向‘旅游绿色产业’转变上来,全面实施文化旅游强县战略,以打造精品景区的开发思路,采取重点突破、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模式,推进各景区景点开发建设。”
近年来,代县雁门关景区累计投资5亿多元,全面恢复了“中华第一关”的壮丽雄姿,建成综合性雁门关边塞文化旅游区,2017年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赵杲观景区投资1.1亿元实施了服务区、景区栈道建设等工程。代州古城景区建成了雁门游客服务中心,完成了文庙、西门瓮城、西北城角楼、州衙等修复工程。2016年12月,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和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双双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初步形成了雁门关景区、代州古城景区、杨家将文化景区、赵杲观景区、白人岩景区和红色精品线路的“五区一线”旅游格局。
数据显示,2016年,代县旅游门票收入突破2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5.3:64.0:30.7调整为2016年的5.4:55.4:39.2,文化旅游产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日益彰显,由此而言,代县“铁打的江山”正华丽转身。
环境之变:古老的代州城焕发新容颜
8月31日上午,代县关沟河街13号小院内花草繁茂,65岁的代县司法局退休干部宁文林见到记者时欣喜地说:“我们家是关沟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受益者,过去是吃水得往家里提,泔水直接往外倒,现在好了,家里有了暖气,有了上下水,水笼头一开,自来水就哗哗地流。”
关沟河昔日是贯穿代县县城南北的一条“臭水河”,雨季过洪水,旱季杂草生,平时是污水,垃圾遍河道,苍蝇满天飞,臭气熏路人,当地百姓曾形象地把关沟河比喻成代县的“龙须沟”。宁文林说:“我是1988年搬到这里居住的,那时住户少,河槽里还算干净,随着城建‘摊饼式’发展,这里的居民多了,人们往河槽里倒垃圾,排污水的越来越多。”
2014年代县启动“创卫”,关沟河被列为集城市防洪、景观、市政为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2016年10月1日上午,关沟河景观工程蓄水调试。宁文林说:“从那一天起这个‘龙须沟’变成‘景观河’。现在环境好了,污水也不乱排放了,出门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不用因臭味闭气或紧走几步了,可以休闲地漫步,当然要说最美,过了汛期和冬季结冰期,河道内音乐喷泉起舞,那才更叫个美呢。”
按照“旧城旧保、新城新建”的总体思路,2014年以来,代县投资4.95亿元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对城区23条主次干道进行了立体化改造,新铺设供热、供气、给排水管道10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4万平方米;投资1.12亿元对城区内的关沟河进行了河道综合治理;投资2.96亿元建成了集环境整治、生态恢复、河道防洪、市民休闲为一体的滹沱河湿地公园;累计投资31亿元完成了新城征地、拆迁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城住宅区、商贸区、休闲区、教育区全面推进,城市主体框架基本形成;投资1.4亿元的占地188亩新城体育中心建成开放,为体育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通过旧城区创卫工程的实施和新城区的建设,有效改善了县城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今年6月,代县被国家爱卫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郝江陵说:“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深刻领会、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局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绿色产业发展“五个一批”林业建设项目,让贫困群众切实在建设绿水青山中增收致富;代县安监局已对到期或存在危、险、病的111个尾矿库全部进行了关闭,其中恢复治理的耕地约达2800亩。事实上,近年来代县着力从根上解决县域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源头治理机制,一是大力推进固废循环利用,从根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二是狠抓球团企业煤改气、煤改电,从根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三是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同时,还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机制,持续推进绿化建设,全力打造生态文明乡村,全面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高度重视生态红线划定。此外直面问题,痛下决心,彻底解决突出环保问题。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古老的代州城焕发出全新的容颜。
思路之变:“旅游+”使代县生机勃勃
张文成今年41岁,一米八的个头,英俊潇洒。近年来他组建了代县自行车运动协会,成为一名“旅游+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践行者。8月31日中午,记者在代县新城区体育馆西北角的捷安特运动自行车专卖店见到了张文成,他笑着说:“其实我最初是在技校学习的‘选矿’专业,当年就想着代县铁矿多,毕业后可以去铁矿工作,工资高。”
有趣的事,张文成毕业后却因为当年国营铁矿不好进,最终无缘这份职业,后来开起了茶店。由于时间充裕,张文成爱上了骑山地车,当年成为代县为数不多的骑游爱好者。张文成说:“2010年,我们自发组建了代县第一支骑友队,叫‘雁门风速捷安特骑行队’,走上了‘旅游+文化+体育活动’的征程。”后来在2015年随着队伍扩大,自行车需求增加,张文成干脆抓住机遇开起了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
张文成说:“骑游活动真正突飞猛进发展起来是在2016年参加县里组织的第一届国际骑游大会。”2016年随着代县文体事业的发展,当年6月张文成申办了代县自行车运动协会,出任会长。当年7月代县举办第一届雁门关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张文成和骑友们负责了本地参赛队员的报名和活动的后勤保障。当年本地有300多名骑友报名参加,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1000多名骑游参赛者共同角逐雁门关,张文成的俱乐部5男5女参赛者全部进入前30名。
在代县“旅游+文化+体育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下,现在代县喜欢和参与骑游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张文成说:“今年第二届雁门关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我们本地的参与者更多了,报名人数达到500名,而整个赛事活动也是人数激增,全部选手近2000人。”这些天张文成正在对3个骑行俱乐部进行整合,以期待接下来骑游活动项目也开展得更加有序、丰富多彩。张文成的骑行队有一个口号叫“大美雁门、骑乐无穷”。在代县文体活动的发展中,他无论从身体还是经济方面都是受益者,而大家也在这项绿色骑行活动中享受到了健康和快乐。
采访中,代县分管文旅工作的政府副县长刘爱珍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县全面实施文化旅游强县战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县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首要举措和重要抓手,作为脱贫攻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改革创新景区景点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旅游+文化+体育”的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文化旅游的综合开发。”
思路决定出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代县大力推进“旅游+”发展模式,丰富和延伸了文化旅游产业链。不断探索文化旅游与体育竞技、现代农业、民俗民艺、互联网等其他资源融合发展,扩大叠加效应,推动“旅游+”模式步入新境界。2016年以来,代县连续举办了两届雁门关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和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成功举办了全国大学生篮球精英赛暨拳王争霸赛、雁门关国际徒步大会、雁门关超级越野赛和四省传统挠羊赛等。特别是今年代县举办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雁门关初赛电视竞演活动,盛况空前。这些文体赛事活动为代县注入了活力,全面提升了代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带动了全县的文化、旅游、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县长郝江陵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指示精神,更加牢固地树立铁矿是资源,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同样是宝贵资源的新资源观,继续深化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把握好“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大力实施“旅游+”模式。同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以严格环保监管,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石俊文 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