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电网改造,现在电力充足,你看我这屋里头啥电器都有,电饭煲、电炒锅、冰箱、电热水器、微波炉,客人们再也不抱怨上菜慢了,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9月23日,平顺县神龙湾村农家乐老板秦国庆说起他的生意,笑得合不拢嘴。
神龙湾村地处太行山大峡谷源头,是平顺县东寺头乡的一个行政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沟壑纵横、绝壁对峙、怪石嶙峋,植被茂盛的自然景观,使这里成为集民俗生态、健身探险、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2015年,神龙湾村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招商引资,依靠神龙湾景区和传统古村落的优势,发展农家乐53家,床位达1600余张。神龙湾村240户700口人也吃上了“旅游饭”。随着景区旅游的持续升温,同时也存在着旅游旺季时电力负荷高、电压不稳等现象。“去年夏天来这里休闲度假的游客太多了。天气热,电压低,空调不能全部正常启动,不仅客人不满意,我们也很烦恼。”神龙湾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周大姐谈及去年生意时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平顺县供电公司为满足农村地区发展多种经营的需要,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组织供电人员走进神龙湾村就保障供电服务与村民代表座谈。随后,通过多次实地勘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电网升级改造方案并开始实施。
说起这条穿越在大山深处、崇山峻岭之颠,投资518万元、全长10.3千米的线路,平顺供电公司负责人用几个数字向记者说明了施工难度之大:30%杆塔采用双杆和三连杆架设,跨越百米深沟45处,线路最大档距958米,单根导线展放1200多米,高差509米。
由于山大坡陡,地势险要,施工工作人员需要拿着砍刀左右开工,清理荆棘杂草,开出一条通道。运输电杆时在其三分之一处绑上粗绳,借助简易的两轮受力车,前拉后推,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往上运。电力工器具和施工材料的转运,还得借助绳索、滑轮、绞磨机,人力背扛肩挑来完成。在接近90度的石坡上,运一根12米千斤重的电杆到几百米高的山上,往往需要一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埋杆打坑地下全是石头,四五个人两三天打一个坑都困难。85%的石坑需要用风镐“硬抠”,工人们的防尘罩需要1小时更换1次。
参与施工的王师傅说:“大热天抬着千斤重的电杆,在山路上一步一挪地前行,每挪一步,脸上的肌肉都会紧绷一次。安全帽里像灌了水,汗水沿着脸颊流到脖子,工作服也被汗水浸湿贴在了背上。”
最艰苦的是放线,在相距一二百米的电杆间,往往跨越的是深达百米的悬崖沟壑,施工人员只能系好安全绳,游走于悬崖峭壁间,从两边山上将牵引线放到谷底,在谷底做好连接后,再将电线从山谷间穿越。
经过4个多月加班加点的紧张施工,终于完工了。2017年8月15日送电的那一刻,全村老少像过年似地各个喜上眉梢,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78岁的周大爷望着从千米山顶“飞流”而下的条条银线激动地说:“电力员工不容易呀,这么短的时间就改造了新线路,以后我们致富的路更宽了,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畅快地过把‘电瘾’。”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郭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