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付出春耕夏耘的辛勤努力,才会有秋收冬藏的累累硕果。
五年来,泽州县基层党建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统领,以创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以“一带三创五化”为抓手,强组织夯基础,建队伍聚人才,抓培训提素质,奏响了党建引领发展、党建服务发展的最强音。
选优配强树导向
在2016年县、乡换届工作中,泽州县委制定了《泽州县县乡领导班子工作方案》,把加强党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依章办事、严明换届纪律贯穿整个换届工作始终。从严把握“两代表一委员”推选程序、从严把握干部提名人选的推荐考察程序、从严把握会议程序,通过学习培训、发放资料、宣传引导,严格坚守程序这条“生命线”。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廉为基用人标准,注重选拔熟悉党务、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干部,大力选拔在基层锻炼的专业干部,风清气正地调整干部300多人,一大批大家公认的“千里马”和“老黄牛”得到提拔重用,实现了组织满意、代表满意、党员满意和群众满意的完美统一。
具体工作中,泽州县委坚持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县委常委推行“五包联”机制,使以上率下成为新常态。全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一名党员一面旗、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深入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增强党组织“磁场效应”。以崔河为中心的“八村联建”的组织设置模式,实现了村村联合、抱团发展。犁川镇推行“强带弱”的“司街”模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高都镇按照“支部领办、党员引带、群众参与”的方式,让彤康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与大兴村党支部、石庄村党支部共同组建了彤康联合党总支,促进了大兴及周边20多个村的3000多农户户均收入4600多元。周村镇岭西、石淙头、川河、苗庄、李堰、南堰6个党支部成立了长桥休闲游联合党总支,唱响了“忠信周村、全域旅游”品牌。
五年来,泽州县先后下派200多名“第一书记”,多次对1250名农村“两委”主干和第一书记进行轮训,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得到较大提升。与此同时,全县通过“拉网式”摸排、“驻点式”指导、“诊疗式”治理、“倒逼式”督查,累计完成158个软弱涣散村级组织的整顿工作。
聚焦主业夯基础
为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老、少、边、穷、等、靠、要”等突出问题,近两年,泽州财政更是投入农村党建资金2500万元,用于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整顿软弱涣散组织、党员组织活动和离任干部补贴,各基层党组织普遍达到了班子健全、阵地规范、制度完善、活动正常的标准。
为全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破零”“增零”,全面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换届,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两个覆盖”,该县实施推行了“党员义工队、志愿服务队”先锋模式,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大箕镇深入开展党员“集结号”行动,北义城镇开展星级评定,川底乡实施“党建+高新产业”、“党建+现代农业”、“党建+扶贫攻坚”、“党建+生态建设”的党建工作升级版,李寨乡成立了32支党员义工队,有效推动了党建与旅游发展同向着力、同步推进,全面形成了“敢闯敢干、善作善成”的泽州党员新风貌。
此外,该县还深入开展了“树百旗、亮百星、兴百业”活动。犁川镇崔河村党总支书记崔晓满在北京参加了建党95周年表彰大会,通过这一典型引领,先后有16个基层党组织,41名党组织书记、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获得省、市表彰。6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82名先进个人受到县里表彰。同时,狠抓农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和青年企业家“三支队伍”建设,培育了“双强”农村后备干部511人,组建了100支驻村精准帮扶工作队。在非公领域探索建立了“三同四进五融入”的“345”工作法,推动了非公企业“两个覆盖”上水平。全县1028家非公企业中,共建立非公党组织103个,党组织覆盖率达56%,451个无党员企业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形成了“干事创业、奉献泽州”的良好局面。
党建引领促发展
民心齐聚党旗下,党旗高扬别样红。泽州县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激发起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行各业呈现出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发展态势。
从项目建设效果来看——全县广泛开展“百名干部入企”活动,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德纳公司与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的三期年产5000万件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华电泽州一期98MW风力发电、南村铸造工业园区一期、万鑫顺达30MW光伏发电、山里泉旅游公路、大阳旅游公路、沁河磨滩大桥、丹河龙门湿地公园二期和三期项目顺利开工。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
从深化改革发展来看——泽州县积极承接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新型城镇化、采煤沉陷区等11项国家级试点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完成入市26宗、932.25亩,率先在全国探索住宅项目入市,完成1宗5.55亩,受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市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予以宣传报道。通过活权活地活“三农”,有效释放了制度红利,为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从脱贫攻坚来看——五年来,该县全力实施“八大工程”20个专项行动,从2012年到2015年,共减少贫困人口9492人。2015年,该县尚有345个零收入村,通过实施“目标式管理、项目式推进、市场式对接、常态式帮扶、积分式考核”的“五式破零法”,目前已有248个村成功“破零”,全县零收入村占比下降15%,有收入村达529个。其中,1万-5万元村达212个,5万-10万元村92个,10万-50万元村57个,50万元以上村24个,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2016年实现1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5500个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泽州,正朝着“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驰而不息,奋力前行!
本报记者 崔振海 通讯员 徐晋芳 徐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