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今冬,清洁取暖“热”起来

  “郊区老顶山瓦窑沟台区送电成功!”“长治县贾掌镇镇里台区送电成功!”“壶关县龙泉镇韩村台区送电成功!”……10月7日,长治供电公司“煤改电”工程指挥部频传捷报,今年长治市政府确定的39村9050户“以电代煤”供热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10月16日,随着邢秀琴家的燃气灶瞬间燃起的蓝色火焰,太原市晋源区南大寺村实现整村“煤改气”,标志着用户将告别使用煤炭做饭、取暖的历史,正式进入天然气时代。
  今冬的采暖季即将来临,作为有效解决秋冬季大气污染问题的一个强力手段,清洁取暖正在“热”起来。
  每到冬季,雾霾围城,追究原因,燃煤污染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
  如何治理?
  近日出台的《山西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集中供热等清洁取暖工程。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太原11.2万户、阳泉5.76万户、长治11.8万户、晋城11.1万户、晋中10万户、临汾19.08万户、大同5.3万户、朔州5万户、忻州5.9万户、吕梁10万户、运城6.28万户“煤改气”“煤改电”任务。
  为配合“清洁取暖”工程的实施,我省出台了多项优惠经济政策,其中,省、市、县三级将对“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给予补贴,市、县级政府将承担配套输变电工程的征地拆迁前期工作和费用,统筹协调“煤改电”、“煤改气”用地指标。将民生供暖电能替代、燃气替代项目列入基建投资计划,优先支持清洁能源替代项目使用基建投资,给予替代项目部分设备投资支持。将电供暖电量统一打包,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向低谷时段发电企业直接招标。居民“煤改气”气价将按照居民用气定价等。
  清洁取暖不仅仅是“煤改气”“煤改电”。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市正以市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重点县城为主战场,积极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淘汰现有分散供热锅炉和小型供热机组,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施建设,到2017年底,全省城市(含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20万人口以上县城基本实现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供热全覆盖。同时,我省鼓励利用余热、余压、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燃气等多种形式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推广应用工业余热供热、热泵供热等先进供热技术。
  我省还明确提出,太原、阳泉、长治、晋城、临汾、晋中(简称“4+2”城市)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做到散煤“清零”。同时,要严格防止散煤复烧,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的区域,一律不得再燃用散煤。各市要一律取消上述区域内散煤销售网点,并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散煤流入,防止已完成替代的地区散煤复烧。
  太原晋源区赤桥村的任利生今年拆除了家里的土小锅炉,在政府补贴93%的基础上,仅花费了不到2000元,安装了一台新型空气源热泵的采暖设备,用于冬季取暖。这两天,秋雨连绵,寒意袭来,任利生便启动了设备。不到一个小时,家里的温度比设备启用前已经升高了七八度,明显感到暖和多了。
  “花钱少又干净,咱肯定愿意!”任利生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王龙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 第2017-10-21期

  • 第2017-10-20期

  • 第2017-10-19期

  • 第2017-10-18期

  • 第2017-10-17期

  • 第2017-10-16期

  • 第2017-10-15期

  • 第2017-10-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