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肥美的澳大利亚草场,悠然自得地放牧乳牛,细腻柔滑的鲜香奶酪,激情碰撞的交流探讨……这是一场行走在视觉和舌尖的乳品盛宴,这是一段关于山西-澳大利亚乳业交流合作的发现之旅。
10月19日,一场由省商务厅、省农业厅与澳大利亚乳业局共同举办,旨在促进我省奶业可持续发展的研讨会在省城太原火热开启。
研讨会上话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奶业同样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省是全国奶业主产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和加快奶业发展,重点推广玉米青储、优质苜蓿、发情监测、性控冻精、卧床、牧场信息化管理、自动脱杯挤奶等技术,以提高规模化水平和奶牛单产为主攻方向,奶牛存栏保持在45万头左右,奶业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奶业发展还存在着发展基础薄弱、优质良种奶牛缺乏、乳品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加快乳业现代化进程。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天然的“黄金奶源带”,世界高标准的奶业要求,能够很好地满足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更高品质的追求。中澳自贸协定的正式生效,更是让中国巨大的乳品市场再一次向澳大利亚的乳制品敞开了大门,成为向中国输入乳制品的重要国家之一。
那么,新常态下我省奶业该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呢?10月19日,业内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知名乳制品企业,农牧养殖基地,大型餐饮集团和商超的几十余位董事长、总经理汇集一堂,共同探讨交流乳业发展心得。研讨会上,省农业厅饮料奶站管理办公室主任魏振兴介绍了我省乳业发展的情况,澳大利亚乳业局国际市场经理徐园则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乳业、乳品食品安全管理以及世界乳业发展最新趋势。
乳制品高标准管理成典范
保持我省乳品质量安全程度的逐步提升,既是奶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又是提高奶业竞争力,实现奶业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
“澳大利亚奶牧业的有效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将为我省的奶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价值。尤其是在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良奶牛个体遗传基因和提高奶牛群质量、奶牛健康和营养、草场改良、土壤和水资源利用管理、排污管理等方面技术领先值得我省学习。”省农业厅饮料奶站管理办公室主任魏振兴说。
事实证明,澳大利亚的乳制品能够叱咤国内市场,的确与其发展成熟的奶牧业,严格的生物和食品安全制度,以及公开透明的供应链体系有着很大关系。
在澳大利亚,乳制品业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有着很长的历史,每年产奶100亿升。澳大利亚乳业不仅因其新鲜、优质的乳制品为世人所知晓,澳大利亚乳业在牲畜遗传研究、新奶牛品种的培育和繁殖性能以及产品的追溯和农场电子化管理技术等方面均在国际乳业界享有盛誉。徐园表示,澳大利亚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乳制品的监管工作,为确保乳制品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乳制品监管制度。其中,有多个乳业监管的做法均走在世界的前列。
新模式下合作共赢
有数据显示,2015、2016年度,澳大利亚共向大中华区出口近145,000吨乳产品,出口总值6.04亿美元,在2014、2015年度出口近103,000吨、产值近2.95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增长。可见,对澳大利亚乳业而言,目前我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品市场。
“此次来到山西,希望能够和山西的企业进行交流探讨,建立长期的发展合作关系。”徐园表示,在今后的合作上,除了供应干酪、牛奶和奶粉外,澳大利亚也调整策略,更加注重向餐饮、烘焙和零售业供应品牌产品。
“中澳自贸协定不但极大地促进了中澳两国之间包括乳品在内的有形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中澳之间投资活动的快速增长。投资澳大利亚农业,尤其是乳业和奶牧业领域的投资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处长王岫告诉记者。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养殖设备技术的提升,同时对饲料配方进行更加科学的把控。”研讨会上,九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峰表示。
对此,省农业厅饮料奶站管理办公室主任魏振兴建议,今后,可在我省共同建设澳大利亚养殖技术培训基地和合资奶牛育种基地,从而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和奶牛育种合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奶制品加工合作,将积极鼓励我省企业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乳制品加工技术,并鼓励我省企业到澳大利亚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场和乳制品加工企业。
本报记者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