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晓燕,省地税局调研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壶关县集店乡东旺庄村就是她的扶贫点,更是她心中的“我们村”。
岳晓燕所在的东旺庄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是仍有部分贫困户存在,当地人称为“插花村”。“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她很快就与村支两委达成一致,与乡政府形成共识,把发展西红柿、豆角、党参等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
为了把这个重点项目落到实处,在带领村民赴晋城陵川学习党参等种植技术的同时,她县里、乡里两头跑,上下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资金。
如今的东旺庄村种植业、养殖业搞得风生水起。那10亩能吃出“太阳”味道的旱地西红柿,那65亩颇为壮观的豆角基地,还有那4000只鸡规模的养鸡场,150头即将出栏的猪,更有那130只肥美壮实的羊,每天早晨从村东头一直叫到村西头的大阵势。正是有了这些发展前景不错的产业项目,带动着东旺庄村35户贫困户在致富路上奔跑。
产业扶贫走上正轨,岳晓燕又在谋划新的扶贫项目,那就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2.5公里平展光亮的主干道,从村外一直延伸到村广场,走在这条笔直的大道上,东旺庄村的村民那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外人是体会不到的,由此也成了东旺庄漂亮的地标。
在东旺庄村,还让村民心服口服的就是把100亩废厂、荒沟、荒坡、荒田,经过开垦变良田的事。那一块块平整肥沃的良田、长势喜人的庄稼,换来了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在岳晓燕的努力下,多年来村里人畜饮水困难、水管设施老化、破破烂烂的村委会院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水表房、新打的集装井、清澈的自来水。阳光洒满地的村委会院子,村民们有事没事都爱到那儿转一转。
即使偶尔回到省城太原的家,她仍然牵挂着“我们村”。不是动员亲戚朋友同事捐衣捐被,就是号召大家捐书捐生活用品,或者跑到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
“永不满足”的岳晓燕,为了让东旺庄村村民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又在“精准”二字上做起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