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教育时点

“游学”乱花迷人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收入家庭的增多,许多家长越来越看重海外教育资源。在长长短短的各个假期里,家长们不再只局限于“清一色”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而是鼓励孩子走出去,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由此催生了出境游学热潮。
  据统计,2016年,中国海外游学人数约65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我国游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名校交流、全真课堂、冬(夏)令营、领袖成长、文化体验、航空科技……随着游学市场的不断升温,各种游学产品和服务令诸多学生家长眼花缭乱。
  而与此同时,外界对于海外游学的质疑声也从未停止过。学生出国“只游不学”、家长报名“盲目攀比”、游学行程“走马观花”、游学合同“漏洞百出”等现象层出不穷,让不少参加过海外游学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各种游学是“挂羊头卖狗肉”,高额的费用都打了“水漂”不说,一不小心还要扯进法律纠纷。
  游学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如何通过游学帮助孩子塑造独立的个性、提高其开展社交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人际交往经验不足,或年龄太小,家长就应慎重考虑,保持理性消费的清醒认识。海外游学不是必须消费,家长不要被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宣传所蒙蔽,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跟风或攀比。

(王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0-31期

  • 第2017-10-30期

  • 第2017-10-29期

  • 第2017-10-28期

  • 第2017-10-27期

  • 第2017-10-26期

  • 第2017-10-25期

  • 第2017-10-24期

  • 第2017-10-23期

  • 第2017-10-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