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彩贝镶嵌的艺术—— 稷山民间艺人李爱珍速写

  • 多年来,李爱珍始终坚守传统制作工艺

  • 李爱珍在展示刻画好的图案

  •   李爱珍(左)正在给喜爱此项技艺的年轻人介绍用贝壳刻画粘贴精美图案

  • 年轻人在李爱珍的带领下制作嵌螺钿漆器

  • 修饰制作嵌螺钿漆器

  •   李爱珍(中)热心传授嵌螺钿漆器的制作工艺,期望有更多的人来传承

  • 用油、面为嵌螺钿漆器进行推光

  • 打磨制作胎体

  • 稷山嵌螺钿漆器传承人李爱珍(右)和丈夫在研究设计稿

  • 使用贝壳刻画图案

  • 在胎体上镶嵌、粘贴图案

  • 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李爱珍的心血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各种精湛的漆器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有的已经频临失传,有些还延续着古老的根脉。在稷山县,稷山螺钿漆器传承人李爱珍,四十年如一日,依然坚守着传统制作工序,坚持使用天然大漆制作螺钿漆器。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彩贝镶嵌的艺术”。李爱珍制作的螺钿漆器“鬼谷子下山罐”、“冰裂梅纹棒盒”等多次在我国和国际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受到泰国、日本等文化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近年来,为了传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当地政府建设了仿古螺钿文化产业园,李爱珍也组建了螺钿漆器研究保护中心,与当地的民间艺人切磋交流技艺。她还与当地的职业中学合作开办了“螺钿漆器”制作班,正着手挑选一些喜爱此项技艺和有设计文化基础的年轻人,把延续多年的古老文化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高在中 王 昕 冯 杰
      通讯员 栗卢建 文/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1-05期

    • 第2017-11-04期

    • 第2017-11-03期

    • 第2017-11-02期

    • 第2017-11-01期

    • 第2017-10-31期

    • 第2017-10-30期

    • 第2017-10-29期

    • 第2017-10-28期

    • 第2017-10-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