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我们欢迎融资融智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有很多种方式。对长治武乡县石北乡楼则峪村的贫困户们来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因地制宜、融资融智的精准扶贫,不但能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更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0月21日,十九大召开期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党员干部们就再次前往定点扶贫村楼则峪村,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这已是山大商务学院开展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二年。
  楼则峪村有7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246人。全村没有形成产业,农副产品等也很普通。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发挥高校技术优势,引入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在2017年6月28日建成了一个标准化养猪场。该养猪场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整个养猪场只需两人打理——身边发生的这一切,让村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作为帮扶单位,山大商务学院为该项目首批入股资助10万元发展产业,不收本金,不参与分红。这是学校帮扶贫困户脱贫的一种创新型帮扶模式,让贫困户能真正体味到温暖,珍惜来之不易的各方资助,守好来之不易的产业项目。
  “现在小猪已长到200斤,最迟12月上旬出栏。”山大商务学院驻村扶贫队员白志荣告诉记者。该村已投放的第一批猪仔997头,预计每头猪能盈利300余元,预期收益30万元,仅第一批猪仔销售后每个贫困户便能有4000余元收益。
  作为全国率先设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推动教学改革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也在小心翼翼地寻找项目进课堂的机会。“村里有了产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也便有了用武之地,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助推楼则峪村产业发展,是学院扶贫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党委书记吴建社说。
  据了解,除了建立现代化的养猪场、学校投资入股不分红以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对村民教育也十分重视,每年都有好几批支教队员进村支教,不仅仅是文化课,音乐、民族舞等课程也开到村里,让村民和孩子们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智力扶贫的潜力未来一定会促进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发挥高校自身在教育、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把对口帮扶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农村。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1-06期

  • 第2017-11-05期

  • 第2017-11-04期

  • 第2017-11-03期

  • 第2017-11-02期

  • 第2017-11-01期

  • 第2017-10-31期

  • 第2017-10-30期

  • 第2017-10-29期

  • 第2017-10-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