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地税局一直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通过对税收征管软件申报程序的设定,建立税收优惠直接落实机制。全市小微企业受惠面达100%,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有力扶持了小微企业健康科学发展。
一笔多缴的税款
晋中市榆次区恒基商务中心四层,是中汇山西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晋中分所的办公地点。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分支机构覆盖全国的大型税务师事务所。
2007年在公司“爬坡”过程中,晋中市榆次区地税局着实给所里带来了不小的帮助,而有一件事让公司财务主任王晖至今感动不已。
那是今年三月份的一天上午,榆次区地税局到所里进行税务例行检查,上午十一点四十分,就在检查即将顺利结束时,专管员王志帆突然发现该公司在2015年初就有一笔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余额1.6万元挂在账上,凭着多年的经验,他很快判断应该是所里多缴的一笔税款。
“我们再把刚才看过的账再重新‘过’一遍。”王志帆说干就干,一笔一笔地从头看了起来。
眼瞅着时钟滴滴答答地走着,办公室里安静地除了翻动账册的声响,偶尔能听到大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终于在两点半的时候,这笔多缴账款的前因后果被理清了,王志帆当即向王晖讲解了相关的税收政策,并告知退税的流程。次日王晖就提交了退税申请报告。
“这真是天上掉下的饼子,意外的惊喜!”在收到了1.6万元的退款后,王晖喜不自胜。“地税部门这种主动为企业挽回损失的做法,值得我们企业学习”。
海成的幸运
山西海成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是晋中市榆次区成立较早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之一。从2001年到2017年,从3个员工加一间租来的办公室起步,到现在拥有60多名从业人员,在榆次区中心地带写字间里占据1500平方米的宽敞办公场地,纳税所得额从5万、10万,逐年增加到25万元……这是晋中市榆次区一家小型微利企业的成长记。
从土地局下“海”的总经理张永华对会计一窍不通,只能是边学边做。但在张永华的记忆里,从公司创业到现在,十几年成长之路上,与晋中市榆次地税局的精心“呵护”密不可分。由于没有专职会计,创建初期的公司财务核算并不健全,榆次区地税局专管员经常上门辅导,陪伴公司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公司逐步走上正轨,雇了一名专职会计,张永华终于“解脱”了,但是榆次区地税局的服务却更好了。
2012年和2013年,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都在5万元左右,正好赶上国家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享受标准扩围至6万元,两年时间,公司共获得减免所得税1万余元。1万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也让公司更换了电脑和打印机,这对于张永华和她苦心经营的公司来说都是看得见的实惠。
2015年,张永华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15万元,也是公司扩张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标准从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
今年,公司又再收到国家政策“红包”。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兴奋之余,她在心里谋划着在用人高峰期多雇几个帮手,加把劲再多签几单合同!,但她更感谢地税部门,每当公司发展遇到困难时,又一波新优惠政策接踵而至,与其说是张永华的幸运,倒不如说是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关怀,更有地税部门始终如一的服务。
细微之处的贴心
打开晋中市榆次区地税局税收管理员王志帆的手机微信,其中200多微信好友全部来自所辖片区的纳税人。为了方便纳税人及时准确地获取到税收政策,市局要求每个专管员按照税种的不同,分门别类建立微信群,随时随地服务纳税人……也是晋中市地税局服务小微企业“创新型”集体建设的工作重点。
事实上,在晋中市地税局向榆次区地税局这样的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还很多。比如为纳税人量身定制税收优惠政策“告知函”,定期进行推送,从政策依据、优惠内容、享受方式、备案资料等方面,归纳分类“一目了然”。
晋中市地税部门贴心服务纳税人的故事一幕幕,也强烈地感染和鼓舞着记者。记者深深体会到,正是因为有了税收优惠政策的百般“呵护”和地税部门的鼎力相助,全市小微企业才能应享尽享减税新政的红利,才能得以“养精蓄锐”,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快乐地成长。
本报记者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