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推动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太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百姓谋幸福,为太原谋振兴,太原市委11月2日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出《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倡议书,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
连日来,“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的倡议得到了太原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赞同和支持。本报记者深入基础深入一线,实地采访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干部群众如何立足岗位,争做勇立时代潮头的时代新人。
“‘第一书记’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岗位上,我将不断锤炼党性,实干拼搏,勇做时代新人,携全村党员群众为创造美好生活,全面建成小康而努力奋斗。”
11月2日,太原市召开“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座谈会,12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同志立足岗位、结合实际,围绕“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作交流发言。
作为太原市委宣传部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武颜文在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肯定。
近日,记者联系并采访了武颜文。记者在他随身携带的扶贫笔记里看到,扶贫思路条理清晰,扶贫方案立足实际。武颜文所在的村是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全村共有348户村民总人口1380人,低保户96户136人。
驻村第一天,武颜文就认识到扶贫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他按照“六个精准”原则,召集“两委”主干加班工作,补齐短板,整理出了一套完整详实的档案。在这项工作中,他进一步掌握了该村贫困户准确资料,为脱贫工作有序精准开展奠定基础。
纲举则目张。在掌握了准确资料后,武颜文通过实地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台账,制定出完整的脱贫计划,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户。
在产业扶贫方面,武颜文及该村“两委”按照“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建设要求,使该村达到“五有”标准,即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
截至目前,该村在种植业方面,实施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工程,共发展脱毒马铃薯种植500余亩,小杂粮种植1200余亩;在养殖方面,准备发展养牛项目;10月完成村内19户贫困户自主发展养殖产业项目通过验收,预计获得奖补49000元。与此同时,依托造林合作社带动脱贫,成立了文存脱贫攻坚植树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该村贫困户23户。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武颜文及该村“两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期间动员村里青壮劳力,并亲自动手清理卫生、打扫会议室、悬挂条幅,为村庄环境整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0月初,围绕改善农村环境工作,武颜文及村“两委”积极组织清洁队伍,对村内主路及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内的“四堆”进行集中清理,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基础;截至目前,该村共完成了700米护地坝建设项目;开展了40户的旱厕改造项目,每户财政补贴800元;投入使用了100盏太阳能路灯;与此同时,该村还投资8万元对文化活动广场和戏台进行了修缮,为全村老百姓进行了文艺惠民演出。
支部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火车头。武颜文驻村后结合实际,有序开展各项党建活动,基本建立起党员管理台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特别是依托“脱贫学堂”,在“10.17”全国扶贫日等节点,宣讲国家扶贫小额信贷、健康扶贫等政策,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党建促脱贫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为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障。
“尽管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但我会时刻牢记‘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决不辜负党的嘱托、组织的信任,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忘初心,扎根农村,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发光发热。”眼下,太原市“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面对今后的工作武颜文充满了信心。
本报记者 王波 实习生 冯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