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治11月13日讯(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赵志军 郝晋宏)今年以来,长治郊区区委、区政府把做好民生工程作为发展之基,紧紧抓住冬季清洁取暖、卫生、教育等各项民生实事,齐心协力抓推进、抓落实,把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打好“取暖牌”。今年,该区共承担清洁取暖任务达92个村39298户,占全市总任务的三分之一。为确保该工程扎实有序推进,该区在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全域落实、全程跟踪、全力以赴”的“四全”要求,建立例会研判制度,上下同心,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点多线长等实际困难,做到了一日一研判、一日一推进,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打好“文化牌”。区文化馆、图书馆和各镇(乡、办、中心)综合文化站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先后举办了泥塑展、百鸡画、民间剪纸等展示展览活动。定期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送文化下乡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开展在社区、工地、学校,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截至目前,全区共送晚会11场,送图书10000余册,送戏60场,送电影1164场。
打好“医疗牌”。全面推进全区122个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积极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促进二级医院专科医生融入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二级医院的服务。与此同时,已为62名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还举办了一期由区残联、区人民医院、乡镇残联和同康眼科医院参加的白内障防治知识培训,使白内障的疾病防治得到了广泛宣传。
打好“教育牌”。在全区各中小学建立了区域共同体机制,加大教研共同体的活动频次和质量,促进优质学校带着问题去帮扶薄弱学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时,切实加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把学段由小学向幼儿、初中、高中延伸。
打好“富农牌”。重点推进农业嘉年华项目,不断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在老顶山旅游开发管理中心,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中药材500余亩,在黄碾镇进行油用牡丹和杞柳种植,面积达400余亩,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