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这一时期内,全省残疾预防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等,以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稳步推进健康山西建设。
到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更加完善
《行动计划》明确,要建立健全残疾预防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协调联动防控工作体系。
同时,广泛开展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综合运用医学、经济、法律、社会等手段,着力针对主要致残因素、高危人群,采取专门措施,实施重点防控。
到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更加完善,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
到2020年,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50%以上
《行动计划》明确,强化早期干预,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加强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努力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居民全覆盖。到2020年,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50%以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同时,做好产前筛查与诊断,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到2020年,产前筛查率达到80%以上。
对于新生儿及儿童,要做好疾病筛查。我省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入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有开展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普遍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筛查,对贫困地区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实行免费,逐步扩大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到2020年,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到2020年,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致残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探索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到2020年,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同时,实施科学补碘、换粮改水、改炉改灶、退耕还林、异地育人、移民搬迁、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保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防止病情新发因病致残。到2020年,全省95%以上的县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
到2020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强慢性病防治。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加强家庭和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
同时,推动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早期发现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对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健康咨询、干预指导,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到2020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到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10%以上
《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防线,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强化职业病报告制度,开展以防治尘肺为重点的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施救水平,加强医疗救护车辆和急救生命通道的宣传力度。
到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10%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4.0以下。
本报记者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