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满怀的期许,一次次出发;载着收获的喜悦,一次次归来。脚步丈量过的地方,沿途所遇到的风景,温暖感动过的人情,丰富了我们平淡的生活,开阔了我们狭窄的视角,这便是旅游报以我们的最好回馈。这一次的惊喜来自越南岘港:从山茶半岛到巴拿山,从会安古镇再到美溪沙滩……
在中国北方深秋时节即将进入冬季之时,去椰林风情的越南岘港感受一次盛夏的炎热,也是很美妙的体验。那么,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用心体味这座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城市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山茶半岛上的中国元素
在岘港的旅行,我们是从山茶半岛开始的。
山茶半岛离市中心10公里左右,距离相对较近。半岛地势较高,在半山腰处坐落着由当地华人捐资建造的灵应寺,寺庙最出名的当然是那尊白玉观音像,属岘港的热门景点。
那天正好是阴天,零星落着细雨。临近半岛时,远远看到了那尊高入云霄的手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像,据说高达65米,是东南亚最高的观世音菩萨像。这种造型的菩萨像对中国游客来说,尤其是山西游客很熟悉,低眉俯视芸芸众生,一脸慈悲肃穆,仰头望上去,让人心升敬畏之情。牌楼上写着中国汉字,让人恍惚觉得是在游览山西某个新修葺的寺庙。寺庙不收门票,离观音菩萨像几百米的地方,又塑有一尊笑哈哈的大肚弥勒佛,不时有游客走上前,双掌合拢拜佛,有的还捐献一点香火钱,但一切都是自愿的、随意的。
山茶半岛上的视野果然极好,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岘港美丽的海岸线。可惜天气不是太好,视力所极,海天一色,空旷辽阔。百度上查得,从灵应寺庙往山茶半岛北方可以看到千年的榕树,树高约26米,据传说这里以前是各位大仙兴乐的地方,不知道究竟说的是哪棵榕树。在远眺大海的观景围栏处,倒是发现了有棵很粗的树,团里的几个人觉得好玩,拉着手围着这株树开心拍了照。当时估计并不知这棵榕树的来历,因为那个小导游将大家带到地点,通知了集合时间后,早跑得没影了,一个团的人只好跟着感觉各自找不错的景色拍照玩儿。
山茶半岛保存了辽阔的原始森林和稀有的各类禽兽。听到有游客指着山下茂密的树丛惊喜地喊,好像是看到树上的猴子了。这片原始的天然森林作为屏障为岘港阻挡台风,还有坐落在绿丛中的白玉观音像守护、保佑着岘港的风调雨顺,所以这个融合各种文化的景点,成为岘港人寄托美好愿望、祈求平安快乐的一方净土和一座精神家园。沿着高高的台阶拾阶而上,两旁的护栏设计成具有中华特色的龙造型。中国元素在这里彰显,几乎所有的中国游客来到这里,都有一种熟悉的归属感。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登上半岛的山顶,那里很少有游客前往。天气晴好时景色格外壮美。山顶有美军遗留下来的直升飞机停机坪,不过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瞭望台。在山茶半岛的西面有一片小小的海滩,海滩附近有一座纪念碑和一座小教堂,可惜当时大家并不知道这么多。所有这些的获得,都是事后查阅手机上的信息才粗略知道。因为怕误过约好11点半集合的时间,我不敢走的太远,在这个半岛上,我所能做的就是远远望望美丽的海滩(据说就是那个最有风情的美溪海滩),抬头仰着脖子拜拜高大的观音菩萨,还有就是在有着巨龙造型的台阶上和团友们合影留念,匆匆中将几个造型别致的盆景树定格在手机里。
结束了山茶半岛之旅,再回首岘港的海、岘港的椰林,像在梦境中一样轻曼、迷离、温柔、优雅。
会安古镇里的浪漫情调
我们中国有许多有特色的古镇,山西有著名的平遥古城,还有许多古村落。可我还是对越南的这个会安古镇有所期望,她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吸引四方游客?
会安古镇是15世纪到19世纪东南亚保存完好的传统贸易港,其建筑和街道样式,受到土洋结合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也体现在整个遗址的建筑中。步入古镇,远远看见静静的河中有小船停泊着,戴着斗笠的越南人守候在船头等候游客。河道两旁是完好保存下来的许多古建筑、古街道,体现了中国、日本、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街道的布局、建筑的式样,有着中国建筑的古朴和优雅,却又彰显着当地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情趣。游客在这里既能欣赏到古老的传统文化,又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气息。
这里的商业气息特浓,河道一边遍布着充斥着浓浓小资情调的咖啡店、特色小吃店,另一边则是集贸市场。虽然每家店摆着的不过是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小物件,但店面或屋顶却被一簇簇粉红色的鲜花和郁郁的绿色枝叶装饰、覆盖,枝繁叶茂的树上点缀有五颜六色的灯笼,显得生机盎然,别有情趣。
这些建筑中最著名的是一座日本风格的带顶石桥,叫日本廊桥,许多游客在此拍影留念。据讲,会安是最早出现旅越华侨的城市。作为古时中国人登陆越南的第一站,会安城按照来自不同省份的中国人分为五个区,分别是福建区、广东区、潮州区、海南区和客家区,建起了福建会馆、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和中华会馆。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当时也不知这个古城竟有这么多中国会馆,所以没有一一进去观赏,只是远远地望了望写有汉字的会馆大门。
在会安古镇游客可以租一辆自行车,或者徒步,慢慢地在古城闲逛。累了就随便找个古宅坐下,喝杯茶或咖啡。在古镇,还看到不少人力三轮车,俗称“客先死”。听听这名字也怪吓人的,这种乘客在前、车夫在后的三轮车,还是第一次见到。坐在前面的乘客视野倒是开阔了,可以一览无余地观赏四周的风景,但安全性却相对降低了,这也是“客先死”的由来吧。
会安的许多旧房子构成会安古城最有韵致的景致,在不少服装店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和喜好,裁剪制作漂亮的“奥黛”。这里,到处是灯笼店(作坊),小店门口的灯笼挂得满满当当的,五颜六色、造型各异,不少游客纷纷以此为背景拍照。表情娴静的店主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忙中偷闲制作着灯笼。会安的灯笼都是手工制作,古朴自然,有木做的,有竹编的。灯笼外面是彩绸的,各种彩色小碎花,不少游客买一盏回去,或当礼物送人,或挂在自家屋内当创意的装饰品。
会安的灯笼除了工艺品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实用价值。每到晚上,很多人家和店铺外悬挂的灯笼都会亮起来,特别是靠近河岸的一片,亭台楼阁,青苔老瓦,灯影绰绰,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乡。可惜,没等到傍晚来临,没来得及坐下来喝杯咖啡伪小资一下,我们就匆匆结束了会安古镇之游。
没能在灯影绰绰中穿行在有着浪漫风情的会安古镇,成为这次岘港之行最大的遗憾。
巴拿山顶的童话城堡
听不止一位去过岘港的朋友说,去越南岘港,一定不要错过巴拿山。
光是听这名字,也是颇有吸引力的。据说这里是度假的好去处,那些高级酒店住一晚上才300多元人民币。巴拿山位于岘港以西40公里处,海拔1487米,是高空缆车与主题乐园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景点。巴拿山的缆车系统是世界上单线最长记录保持者,缆车长度5801米,从山脚下可以乘坐缆车到达山顶。排队坐缆车的游客很多,但非常有序,每节车厢每次能坐七八个人,坐在上面,平稳舒缓,视线极好,从高空俯瞰脚下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彷佛置身于仙境中。
从巴拿山的名字由来可以看出,这里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之地。据介绍,远在法国殖民时期,有一些欧洲人无意在越南发现了这片土地,于是他们便把大量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建筑建在半山腰上,包括度假村、酒窖和一些歌剧院。由于这一原因致使巴拿山在西方国家极富盛名,每一年都会吸引大量的西方人慕名来此度假。
那里的城堡具有浓厚的高卢风格,周围有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繁茂森林,可以供来此度假的游人享受阴凉。有时行走在巴拿山,会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一个优美的小镇,宛如进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游览途中,下起了细雨,更增添了这些城堡的神秘及美妙感。
巴拿山的半山上还存留着一百多年前的古老酒窖,我们沿着曲幽的通道好奇地走了一圈,并爬上高脚凳假装在品尝红酒拍了照。在酒窖外面的平台上,不少游客一边品尝着红酒和美食,一边欣赏着巴拿山秀美迷人的风光。
吃过午饭,来到一个类似小广场的地方。导游说,一会这里会有表演。在等候表演的这段时间内,我们转了周围的几个小花园,到处花团锦簇,游客争相在一排花篮点辍的花墙边拍照,一种淡蓝色的绣球花简直惊艳了大家的眼光。
一会儿,表演开始了,没有音乐,没有背景,只有简单的道具,几个打扮怪异的外国人打着手势,夸张地跳过来蹦过去,据称是表演“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一个场景,反正许多人看不懂。表演完,游客争相上去和演员合影,可以随心意将零钱放进场地上的一个小玻璃匣子里。
因为临近万圣节,这里到处装饰着南瓜马车、苹果小屋。一位很有风度的老外坐在花池边上,娴熟地拉着一台手风琴,面前摆着一个收钱的小盒子。在城堡中央,还有好几个乐队在表演,化妆成仙女或武士的演员与游客互动、合影。我们在这些法式城堡、别墅群中穿行、拍照,随便站在哪个地方,都是拍大片的好背景。
离集合时间尚有半小时,我们才得知这里还有据说是东南亚最大的室内游乐场。要想全部体验完这些游乐项目,少说也得3个小时,而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还有这些体验刺激的项目。
坐缆车返回的途中,细细一想,要是计划好时间,再买张导览图,估计会玩得更尽兴。但巴拿山那种浓烈的异域风情、童话式城堡、各类花卉的漂亮小花园还是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的。
岘港慢旅结束,恍如梦中。
虽有小小遗憾,但还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为下次来此留下了期待。虽有遗憾,但我会这样开心地想:多年以后,等我再也迈不动双脚时,在我发呆的间隙中不期然地做一次清晰的回放,曾经在有生之年,我走到过这些地方,并用心感受过这些地方的美。(栗美霞 殷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