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 刊

弘扬吕梁精神 攻坚深度贫困——吕梁山上的“领头雁”振翅高飞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首选吕梁,深入吕梁山区,察看贫困户的生活环境,了解家庭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考察期间,习总书记特别提到了“吕梁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吕梁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吕梁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充分发扬“吕梁精神”,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
      为反映吕梁市在脱贫攻坚道路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领头雁,更好地展现该市决战贫困的精神风貌,由该市市委书记李正印签批,吕梁市委宣传部牵头,各县市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配合,人民网山西频道、山西经济日报吕梁记者站具体组织实施的“‘弘扬吕梁精神·攻坚深度贫困’寻找精准脱贫路上的领头雁”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现将此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领头雁进行刊发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岚县购买式造林、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就业、易地扶贫搬迁、‘乘汾酒号列车 赏吕梁山风光’……”吕梁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亮点纷呈,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除了吕梁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外,也离不开吕梁山上一大批扎根基层,敢于奉献的领头雁。
      驻村帮扶干部一直都是吕梁脱贫攻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是有了这样一批肯干事、能干事的领头雁,该市2016年11.1万贫困人口减贫,均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其中产业脱贫6.5万人,生态补偿脱贫6千人,易地搬迁脱贫1.8万人,发展教育脱贫1万人,兜底脱贫1.5万人;有41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8%。
      2017年该市计划脱贫14万人,文水、汾阳、孝义3个非贫困县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阳、柳林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为了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吕梁市深化干部帮扶,采取提前制定轮换方案、明确轮换原则、严把选派条件、严格进行审核等方式,圆满完成农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并集中开展了培训;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驻村工作队工作的通知》,对单位主要领导和驻村工作队责任进行了再压实,将4214名工作队员中的党员组织关系全部接转到所在村;从各县(市、区)选拔10名年轻干部到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挂职两年,增强了脱贫攻坚工作力量;从非贫困县选派副县级领导分别挂职深度贫困县,确保每个深度贫困县都有1名县际结对挂职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份在吕梁山区考察时说,“近年来我们向基层派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了平台,我们要从他们当中发现好同志、好干部,并着力加以培养。”
      如何激发领头雁活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吕梁市响应总书记号召,在全市上下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同时,由该市市委书记李正印签批,吕梁市委宣传部牵头,各县市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配合,人民网山西频道、山西经济日报吕梁记者站具体组织实施的“‘弘扬吕梁精神·攻坚深度贫困’寻找精准脱贫路上的领头雁”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领头雁”扶贫故事均在吕梁精神公众号集中展示展览,通过展示,在活动中发掘出了一批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精准扶贫“领头雁”,助力处在“实施三五工程攻坚深度贫困”的吕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弘扬吕梁精神,攻坚深度贫困”,在这句口号的鼓舞下,吕梁山上涌现出来的领头雁以十九大精神带领全市人民展翅高飞。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也将被吕梁市委、市政府及该市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领头雁如期“啃”完。

    李全明 王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2-01期

    • 第2017-11-30期

    • 第2017-11-29期

    • 第2017-11-28期

    • 第2017-11-27期

    • 第2017-11-26期

    • 第2017-11-25期

    • 第2017-11-24期

    • 第2017-11-23期

    • 第2017-11-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