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 合

把事情做到村民心坎上——记盂县梁家寨乡骆驼道村第一书记王利铭

  • 盂县梁家寨乡骆驼道村第一书记王利铭挨门逐户走访村民

  •   “要杜绝做客心态,不要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要把村庄当家乡,把村民当家人,把村民意愿当家事;要找准抓住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把事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努力赢得村民认可。”2015年8月,刚到盂县梁家寨乡骆驼道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王利铭就下了这样的决心。
      为此,他驻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门逐户走访村民,了解村里各方情况。在走访中,他了解到贫困农民大部分患有高血压和腰腿病,但由于交通不方便,基本是小病靠己,大病靠天。为解决村民看病难,王利铭主动与自己的工作单位——阳泉市卫计委协调,多次组织市一院、三院相关专家送医下乡,为村民精心治疗,有效缓解了看病难题。他还积极寻求住建部门帮助,支持了村里一台清洁工程农用车,不仅解决了村垃圾清运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贫困户农业生产用车的问题。
      由于骆驼道村背靠五台县的一个林场,所以是全乡护林防火重点村。但是,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落实护林防火资金就成了村支两委最头疼的事情。得知这一情况后,王利铭积极与阳泉市林业部门联系,多次提交报告申请,最终争取到3万元护林防火资金,解决了这一难题。
      作为第一书记,王利铭结合骆驼道村实际,与驻村工作队研究决定,成立农民合作社,发展扶贫产业,而作为合作社带头人的最佳人选就是村党支部书记。但是,他担心干不好,心有顾虑。
      王利铭多次与这位村支书谈心,表示大家都会支持他的工作,有什么难事大家肯定会设法解决。所以,这位村支书放下了思想包袱,带头成立了由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的银光种植合作社,将后续发展的所有扶贫产业全部纳入合作社管理,村集体以扶贫资金入股参与,收益按照7:3的比例进行分配,由集体留存产业后续发展资金、贫困户定期分红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这一做法,既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破零问题,又使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
      合作社从事什么产业?就这一问题,王利铭与合作社成员共同研究,决定实施枸杞、黄岑和辣椒种植项目。同时,对村里现有的300余亩核桃林强化管护,提高产量和产值。从去年起,合作社成员对核桃林进行统一喷药和灌溉,产量明显增加,实现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为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王利铭通过与村支两委协调,对于村里的工程项目,尽量让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参与务工。去年以来,村主干道景观护栏项目、合作社实施的种植项目和经济林管护项目、停车场和厕所修建项目,全部由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劳动力完成。仅在去年,就有20个贫困户家庭,靠在这些项目上的务工收入就达6万元左右。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贫困户脱贫积极性,还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
      在此基础上,王利铭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争取资金建设了50KW光伏发电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投产,并已发电15000余度,实现收益15000余元。
      同时,他们利用骆驼道村被确立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这一机遇,申报全国传统保护村落,借此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在这项工作中,王利铭积极争取各级旅游部门的支持,制作了中英文旅游图版,建设了三个农家乐,目前正在利用向旅游部门争取的10万元资金修建停车场和旅游厕所。通过宣传和初步规划建设,骆驼道村现已在节假日实现日均接待游客量100人左右。随着项目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将成为骆驼道村一道新的风景线……

    本报记者 张文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2-10期

    • 第2017-12-09期

    • 第2017-12-08期

    • 第2017-12-07期

    • 第2017-12-06期

    • 第2017-12-05期

    • 第2017-12-04期

    • 第2017-12-03期

    • 第2017-12-02期

    • 第2017-12-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