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贫困 凝心聚力攻坚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今年以来,我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聚焦深度贫困,凝心聚力攻坚”,把一批贫困县“摘帽”,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攻坚工程。那么,一年来攻坚成效如何呢?时值年末岁尾,本报以《脱贫攻坚山西纵深行 再战再胜“摘穷帽”》为栏题推出系列报道,重点报道我省今年有望脱贫“摘帽”县的攻坚实践。这批县的成功“摘帽”,不仅标志着我省2017年脱贫攻坚的再战再胜,更标志着我省退出贫困由村到县的升级,将成为我省脱贫攻坚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本报太原12月15日讯(记者 魏贵富)记者今天从省扶贫办获悉,在生态扶贫“五大项目”,扶贫搬迁“六环联动”,产业扶贫实现“五有”,社会扶贫“六个帮扶”等一系列重大扶贫举措的强力推动下,今年我省脱贫攻坚成果丰硕。来自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的信息显示,前三季度,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09元,比上年增加503元,增长10.1%,增速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5个百分点。在这样的利好形势下,今年年底我省15个贫困县有望“摘帽”。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我省打出了一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
首先是周密部署,高位推动。2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对攻坚战役进行了总动员。4月25日,又在吕梁召开“践行总书记讲话,深化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对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省掀起了脱贫攻坚热潮;其次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我省采取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资产收益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多轮驱动,使脱贫攻坚全面推进,成效叠加;第三是瞄准难点,集中攻坚。我省聚焦深度贫困,瞄准难点啃硬骨头,把10个深度贫困县列为区域攻坚重点,把需整体搬迁的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列为工作重点,把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的28.47万深度贫困人口作为群体攻坚重点。今年拿出30.17%的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11.45亿元投入到这10个深度贫困县,采用超常举措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第四是强化督导,压实责任。省委省政府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省市县分别组建专项扶贫领导组,分管扶贫领导和分管行业领导任“双组长”,做到管行业就要管扶贫。11个市向省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36名省领导分别与36个国定贫困县签订帮扶责任书,178个省直部门签订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在此基础上,开展较真碰硬的督查考核,组建省委脱贫攻坚督导组,常驻各市开展督查巡查,确保脱贫攻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如今,我省今年申请“摘帽”的15个贫困县脱贫攻坚进展顺利。从前三季度的情况看,各县对照贫困县退出的14项指标,完成情况喜人。如山阴县14项指标已经完成12项,剩下的2项指标,年内可确保完成;平鲁区14项指标已经完成10项,剩下的4项指标,年内可确保完成;安泽县14项指标已经完成10项,剩下的4项指标,年内可确保完成;乡宁县14项指标已经完成9项,剩下的5项指标,年内可确保完成……这样一来,我省15个贫困县有望成为我省首批“摘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