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大同市南郊区:打造“美丽乡村”金名片

  “就两年没回村子,没想到变化这么大。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2月9日,在大同市南郊区东韩岭村,在外上学的李磊站在村口难以置信的赞叹道。眼前整洁雅致的农舍、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绿化树木、内涵丰富的文化墙……到处都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东韩岭村是南郊区重点打造的13个美丽宜居示范样板村之一。近年来,南郊区以“民风美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美起来”为目标,不断推进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增光添彩。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

  走在东韩岭村的街道上,冬季的大风刮在街道上卷不起丝毫灰尘,整洁的文化墙与路旁的太阳能路灯交相辉映,人来人往的欢声笑语丝毫没有往年的萧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为的标准。南郊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推进移风易俗。在茶坊村,以南部进村公路为纽带,将沿线街道农户串联起来,打造出一条集文明文化、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文明示范线,在体现“景美、人美、生活美”农村新风貌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提升文明素养。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提倡村规民约,遏制农村陋习,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村民风。在东韩岭村,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两委广泛发动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伙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
  “一条条关于勤劳致富、爱护环境卫生、抵制奢侈浪费的村规民约,不仅涵养了文明乡风,也对扫除不良势力蔓延的土壤发挥了积极作用。”东韩岭村委会主任李善文介绍道。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好民风、好家风、好乡风正引领人们阔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征程上。

美丽不美丽,关键看环境

  “以前,我可不敢让小孩在外面玩太久,回来就是一身土。”茶坊村村民王淑梅说,那时道路两侧都是各家各户的秸秆堆、煤堆、粪堆,站在路东口就望不见路西头。
  美丽不美丽,关键看环境。近年来,南郊区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身到以“三环三沿”为重点、以“六治”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四无”为目标的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中。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综合提升行动,对杨家窑等12个美丽宜居示范样板村进行提档升级,并结合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在东韩岭村、南村、北村等8个村打造集中连片的休闲旅游观光休憩带,全区共整饰村容7266处,整修公共设施530处。
  环境美起来,综合管理不可缺。该区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启动了西岩寺大景区生态修复项目,并对云冈、焦山寺景区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治理;加强了对御东、御西50个新老旧小区的卫生管理;对永同嘉苑、四方嘉苑等11个采煤沉陷区安置区进行了提档升级;对马军营乡陈庄、安家小村、下皇庄一带实施了综合整治,取缔燃煤锅炉16台,断电关停土小企业22家;对沿街店面、商铺全部实行“门前三包”;取缔占道经营、马路市场101处,启动9个便民服务市场建设,引摊进场,还路于民,为周边居民创造了良好环境。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农村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正发挥着点“绿”成“金”的“魔力”。茶坊村书记杜文章感慨道:“以前从来不注重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变,现在村子变美了,企业投资也相继会来。”

“送文化”与“种文化”

  “以前我们想打门球都是在土地上面玩,玩完就是一身土,现在村里修了新的门球场,让我们二十多个老年人也有个玩的地方了。”东韩岭村门球队长马应高兴地对记者说道,“不仅如此,村里还有健身广场、街心公园……我们村里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
  近年来,南郊区各乡镇各部门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统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送下乡”,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全面开花。
  “不能富了口袋,贫了脑袋。”南郊区文化局负责人介绍道,“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今年四月,自我省启动了“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活动以来,大同市南郊区文化局根据群众爱好量身定制剧目,把老百姓自己点的节目送到了家门口,如反映孝道文化的晋剧传统剧目《清风亭》《芦花》,耍孩儿传统剧《刘家庄》《三孝牌》等,暖人心,接地气。让农民朋友近距离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享受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在送戏下乡活动中,南郊区文化局、文化馆不仅为该区180多个乡村的老百姓送去了精神食粮,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而且努力创新,还精心编排了比如喜迎十九大情景剧《口泉沟的笑声》,表演唱《老党员学两学》《脱贫致富奔小康》等为内容的新作品进行送戏下乡演出,通过文艺节目形式,及时送到了农村,将惠民工程落到了实处。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送戏下乡演出182场,惠及群众达15万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已形成全面展开、递次推进的良好局面,放眼南郊大地,一个个美丽乡村正让繁衍生息于此的农民群众,享有民风美、环境美、生活美的幸福时光。

仝雄成 刘利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2-15期

  • 第2017-12-14期

  • 第2017-12-13期

  • 第2017-12-12期

  • 第2017-12-11期

  • 第2017-12-10期

  • 第2017-12-09期

  • 第2017-12-08期

  • 第2017-12-07期

  • 第2017-1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