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健康扶贫,“扶”到困难群众心坎里

  • 龙城医院举办的“科普大讲堂”一角。 本报记者 贠娟绸 摄

  •   12月4日,祁县思贤村村民刘志芳家,来自山西首家慈善医院——山西龙城医院的医疗团队正在此进行术后回访。医疗队的到来让刘志芳又惊又喜,她没想到出院后主治医师会多次主动打电话进行回访,更没想到的是院里竟然还派了一支医疗团队来家里。
      在村里,刘志芳的家庭困难是出了名的:丈夫先前因脑出血致后遗症,不能从事正常田间生产,全家年收入一万出头。医疗团队来到这里时,正遇到刘志芳在烟熏火燎地烧火做饭,在她的家中,至今烧水、做饭、取暖仍旧使用木枝柴火。
      回想起当初入院的那段日子,刘志芳不住地叹气:“家里条件太差,得了病也是尽量能扛就扛着,压根没想过能去到省城看病。”后来在家人和亲友的一再劝说下,刘志芳于10月31日在山西龙城医院做了关节手术。11月20日出院回家后,让刘志芳没想到的是,她的主治医师张永强大夫前后打了十几个电话进行后续康复指导,这让她一家很受感动。
      刘志芳所受到的“优待”,并非个例。近年来,作为由省卫生计生委直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山西龙城医院通过设立慈善基金、招募医疗志愿者、组建医疗义诊团队等形式,在帮扶弱势群体方面不断发力。同时,还在和谐医患关系、探索回访模式方面多有创新。
      “院后回访既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医疗服务的长效机制,对医患关系和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该院院长杜新莲介绍,自建院以来,龙城医院尤为注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为此,该院主动创新服务理念,变革服务模式,除了院内的精心照料与呵护,还将出院后回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成立了由各科室牵头的院后随访小组,在病人出院后定期上门回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并给予及时必要的健康指导。
      此举不仅让病人感受到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关爱,还有利于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发展及愈后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杜新莲表示,该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健康扶贫,拟汇总建成贫困人口就诊数据库,探索建立与贫困村(户)的结对帮扶机制,并将医疗帮扶覆盖到养老机构中的孤寡老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体,继续扩大健康扶贫的覆盖面,让更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关照下,早日告别阴霾,重获新生。

    本报记者 贠娟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12-16期

    • 第2017-12-15期

    • 第2017-12-14期

    • 第2017-12-13期

    • 第2017-12-12期

    • 第2017-12-11期

    • 第2017-12-10期

    • 第2017-12-09期

    • 第2017-12-08期

    • 第2017-1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