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学生上学保障、养老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农村贫困劳动力得到免费职业培训、公交免费、有线电视免费、机关党报党刊免费……这里是朔州市平鲁区,隆冬季节,记者在这里听到、看到很多正在发生的变化。
机制保障带来获得感
冬日平鲁,冷风刺骨。记者走进平鲁区中心敬老院,两人一室的房间却是暖意融融、整洁有序,都配备了独立卫生间,老人们却不在房中。询问之下,原来他们在各个活动室。
来到放映室,只见大家悠然自得地聚在一起听戏;在图书室中,一位识字的老人正在为同伴们读报;棋牌室中,一些老人玩着扑克、编棍等,气氛很是热闹。
走进食堂,工勤人员们正在加工新鲜的果蔬肉菜。对于敬老院的生活,76岁的支创新深有感触:“自从来到这里,我就悟出个道理来,靠谁也不如靠共产党!”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让人挂心的重要民生问题。平鲁区现有区中心敬老院1所,区光荣院1所,乡(镇)敬老院5所,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3处。今年,新建区老年公寓一所,总投资8000万元,8月下旬开工建设。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一处,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完善养老机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努力提升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为了让更多群众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今年,平鲁区开始实行“1+1+1”新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目前签约进度、签约人数与群众认可度、满意度等方面,较去年实行的是“1+1”服务模式有了很大提高。
截至7月底,全区共成立80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21场,双向转诊32人,已签约25452人,签约率为12.6%;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签约1329户,签约率57.8%;签订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2453户共7282人,其中重点人群2825人。
文化惠民带来充实感
“村里有很多老人行动不便,想看戏都难,现在戏到了家门口,满足了他们看戏的愿望。”在今年8月份区委宣传部文化扶贫“送戏下乡”活动中,下木角乡富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万全说。
今年平鲁区已完成送戏下乡56场,覆盖13个乡镇,130个村,受益群众11万人次。该区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以及全区农村传统节日、庙会等活动,选取优秀团体、优秀剧目、广场舞展演等,让优秀文化润泽乡村精神家园。
平鲁区按照“高中、初中在城区,农村小学在乡镇”的办学思路,坚持“调整、巩固、发展、提高”的原则,把学校布局调整和改善办学条件同步推进,2014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今年3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区。
环境改善带来幸福感
“集中供热以来,我们居住得更加舒适更加便利了,空气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家住平鲁区新城西街的张女士说:“为了让平鲁更加宜居,政府这几年在改善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效果非常明显。”
今年以来,平鲁区大力推进散烧煤用户拆除和供热改造。通过整村搬迁和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实现集中供热清洁取暖。目前,已完成5322户散烧煤取暖用户拆除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城市建成区供热改造工程,对未列入棚改计划的住户,统筹纳入供热改造范围,分年度推进实施。今年采取管道室外明装的方式,改造1400户,目前已经着手实施。
改善生活,是每个人心底最基本的渴望。近年来,平鲁区用实际行动为群众造福,为百姓谋利,全力推进民生实事落实,滋润着群众的心田,彰显着浓浓的为民情怀。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武杰佳 赵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