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已经成为潮流。共享无论是经济划算还是环保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记者看来,拼车出行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自打网约车进入山西,经过几个月的打折送券后,我被成功地培养出了用网约车的习惯。各种网约车中,一直用滴滴。原因是每次付费由我自行操作,平台不能通过小额免密的方式自动划转我的账户资金,感觉比较安全。以前没有注意过网约车的拼车功能,只知道选快车,高峰时期还要加价。今年9月中旬尝试了一次拼车单后,忽然发现,拼车欢乐真的很多。
网约车拼车最直接的欢乐就是省钱。网约车挑选拼车时,是一口价,一般比不拼车便宜至少2到3元。目前太原市出租车起步价是8元,用网约车的拼单,如果距离不太远,3公里以内,6元多是常事。其次就是节约时间。如果是同一个方向,选择拼车比自己独立叫车方便,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拼车出行解决了大问题。
每次拼车上车后,记者都会和司机交流拼车的话题。对于乘客来说,拼车是一口价,基本上叫车时显示的多少最后结账时出入不会很大,相差几分钱或者几角钱而已。对于司机来说,单子是后台自动撮合的,乘客挑选拼车后,后台是按车走的里程公里数给司机结账。一截路两个人坐车,油钱是一样的,司机和平台收两个人的钱,乘客每人出的少点儿,大家都有益。有时候点的是拼车单,但是一路都没有接到另一拼车单,一个人从头坐到尾,乘客享受的还是拼车单一口价,比一个人不拼车划算。
网约车司机一般不能拒单。有的司机不喜欢接拼车单,嫌麻烦。如果一路畅通,拼几个都行;倘若堵车或者绕路接另一个乘客,乘客会着急,怕误事儿。有的直接就投诉,司机也很无奈。
9月27日,记者坐网约车上班时,把遮阳帽落在了车上自己未察觉。后来司机杨师傅打来电话才知道,当时请师傅方便的话放到单位门房。没想到,9月28日下午五点半,拼车时又上了杨师傅的车,我俩相视大笑。这个概率,也是极少的。
拼车时,还遇见过孩子的初中同学母女,聊了一路。
……
12月20日拼车上班时,司机告诉记者,网约车原来12公里以上每公里有0.6元的补贴,最近取消了,不好跑,一路埋怨。
网约车能拼车,出租车不能拼车,也挺遗憾。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一次去小店开会,好几个出租车司机一听是去小店,都不去。最后拦的车上已经有两个人了。车行一段路后,在山西工商专修学院下了一人,司机收了8元。司机告诉记者,“小伙子从长风街美特好到工商学院,打表怎么也要10元。我收8元,起步价而已。你到富士康,打表得20元左右,我收18元。最后的姑娘去育才小学,收她20元。你们每个人都少出点儿,不吃亏。我比拉一个人多挣点儿,多赢。”当然,规定最好还是遵守。
乘坐网约车拼车也要看具体情况。网约车司机们告诉记者,不着急的时候,拼车划算。如果赶时间,最好下单时仔细看一下,确定是一个人乘坐。有的乘客顺手一滑,点了拼车自己不知道,司机也不知道他赶时间,阴差阳错有时会误事儿。还有一条,就是乘客要小心自己的东西。毕竟拼车客们不认识,如果是坐在副驾驶和司机斜后方,司机能看见东西,要是坐在正后方落下手机等物件,司机看不到,被下一个乘客捡走找不到的事情,偶尔也会有。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