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交易即将结束,上周相当多的股票创出了阶段新低,甚至是全年新低。在市场连续下跌五周后,上周上证指数周K线出现了久违的阳线,市场逐步企稳回升,市场情绪如期缓慢修复,反弹力量仍在积蓄。上证指数上涨0.95%,深圳成指上涨0.87%,创业板下跌0.26%。大盘结束五周收阴,再次来到3300点下方,但两市成交额仍处于近5个月来次低位置,量能准备不够充分。短期看,3300点附近的胶着震荡料将延续。继续建议投资者控制整体仓位,保持对金融、消费类价值蓝筹板块的底仓配置,特别留意估值的安全边际;同时,更加积极地以中长线战略思维优选进攻标的,布局2018年春季行情。
静观局势优选标的立足当下布局春耕
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分析师麻文宇分析当前市场认为,不变的是中期维度上货币收紧和金融严监管的政策取向,而变化的是时间窗口和外资动向(净流入)。由此她认为,3300点附近的胶着震荡料将延续,建议投资者以蓝筹打底仓(银行、保险、民航、大消费),更加积极地以中长线战略思维优选进攻标的,布局2018年春季行情。
麻文宇重点推荐两大主题机会,一是旧周期的新生:钢铁、水泥、玻璃、天然气等强周期板块在供需错配、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的业绩估值双击机会;二是新供给的崛起:制造强国战略下的5G、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机会,美好生活愿景下的大众消费品升级、新零售、大健康(保险、创新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环保生态(工业环保装备、生态修复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认货币收紧取向。会议报告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从过去“稳健的货币政策”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明年货币政策受美联储加息、通胀抬头和去杠杆三因素掣肘将逐步趋紧,并不排除进入加息通道的可能,而货币政策收紧带来利率中枢上移,将对A股等权益类资产的估值形成较大压制,是明年的一个主要风险来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金融严监管思路坚定不移。本次会议对2018年工作的要求是“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防风险被放置于首位,并直指金融风险,提出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因此,2018年监管风格将只会趋严而难以放松,对市场流动性和情绪面都有阶段性冲击的可能。
时至跨年节点,流动性与情绪面有微妙变化。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净投放为主,呵护流动性,累计净投放2000亿,资金利率稳定。本周为新年前最后一周,资金面有望平稳过渡,市场谨慎情绪逐步缓和。上周沪股通、深股通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24.55亿元、13.20亿元,一改此前的净流出趋势,表露外资重回A股的动向;另外,金融、大消费价值蓝筹、龙头股位居资金流入榜,重获外资青睐,建议投资者作为底仓配置品种。
题材轮动涨跌互现仍属调整并非转变
东海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药利民告诉记者,“题材轮动、涨跌互现”是过去一周市场的主要特征。从盘面上看,上证指数自11月份创出短期高点3450点以来,周线上出现了五连阴,一直回落到技术支撑位3250点附近止跌,逐步由下降趋势转变为横盘震荡。此次调整是对股指上行获利盘的清洗,并不是趋势的转变。3450点正好是前期指数上涨幅度的0.618附近,符合技术支撑的特点。从时间周期上分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从3450点调整至3337点是5个交易日;第二,3337点反弹至3442点运行3个交易日;第三,再次回撤至3254点运行11个交易日;上周从新低3254.18点开始又运行5个交易日。按照周期及空间分析,本周比较关键,或将迎来重要的变盘时刻。在此之前,需要耐心等待变盘信号的释放。板块方面,对指数起引导作用的权重板块基本处于单独运行状态,一天一轮回,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及连续性,只是关键时刻护盘的工具;而短线炒作的概念个股及超跌股的表现很难影响指数的变动。再加上量能的持续萎缩,致使指数反复震荡,涨跌互现的情况成为常态。
从中长期看,沪指周线已经开始运行在上升三角形区域,支撑位会随着三角形的下沿不断上移,如:3250点、3270点;其上沿依然是前期高点3450点附近,也是主要的压力位,这也将是后期指数的波动空间。所以短线投资者要关注此位置的波动情况。
药利民认为,指数的震荡走势还会继续,即便是量能能够放大也不会改变其格局,只不过是震荡的区间有所抬升而已。现在需要的是趋势的扭转,并不是纠结于每天的涨跌。所以,指数下跌空间有限而上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关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个股方面依然看好那些被严重低估、股价面临突破或刚刚突破整理平台的个股。
市场震荡继续磨底积极布局明年机会
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认为,上周市场整体表现尚可,燃气板块由于LNG价格不断上涨,上周涨幅第一;受益于煤炭价格上涨的刺激,煤炭板块整体表现不错;此外,低位白马航空股在前期补涨后,继续强势拉升;白酒上周持续反弹,五粮液一度连创历史新高。新零售、国防军工、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尤其作为权重的证券板块持续下跌,对指数拖累明显。
在市场连续下跌五周后,上证指数周K线出现了久违的阳线。我们研究最近两三年上证指数的周K线,不论当时的市场环境怎么样,周K线最多五连阴后,市场都会出现反弹。而且最近一个月来,市场出现连续下跌,个股普遍跌幅较大,部分绩优成长股在这波回调中也跌幅不少,估值已经进入低估值区间,具有了吸引力。从上证指数的月线结构来看,12月份见低点以后,我们认为明年1、2月份大概率将迎来月线级别的反弹行情。所以从技术角度来判断,我们认为市场正在逐渐磨底,再次连续大跌的概率不大,反而是可以积极寻找前期超跌绩优成长股的机会。
从市场宏观面来看,11月份以来的回调,主要原因是利率快速上行,导致市场偏好下降,以及年底机构锁定收益等因素导致的季节性回调。但到现在,美元已经加息,利率上行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个预期,近期利率已经处于高位震荡阶段,而且马上要到2018年,新的会计年,机构重新布局也会对开年行情有所支撑。
不过,虽然我们认为反弹在即,但是现在的市场已经完全不同于往昔,即使指数反弹,并不代表所有个股都有机会。比如上周上证指数反弹,依然有不少绩差股连创新低,下跌的十分恐怖。更令人担心的是上周日成交额低于两千万的个股近一千家,越来越多的个股丧失了流动性,风险不言而喻。
总的来看,从指数结构来看,我们认为市场正处于磨底阶段,月线级别的反弹在即,但是我们也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业绩为王、价值成长已经成为市场的趋势,一定要选择非常优秀且流动性大的公司。在存量资金博弈下,市场资金的认知趋同,自然会高度抱团,那么也只有这些优秀公司才有真正的博弈机会。重点关注科技板块在明年的机会,比如半导体、5G、OLED、物联网等领域,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这些产业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加速产业化将为上市公司带来成长的机会。
A股不可能港股化应炒作年报高增长
“2017年的交易即将结束,上周相当多的券商股创出了阶段新低,甚至是全年新低,A股到底是‘慢牛’还是‘慢熊’,一目了然。”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对记者说。
据统计,2017年日均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元的个股,由1-4月的0家,缓慢增长到6-11月的20家左右,再到12月大涨到120家;日均交易金额大于1000万小于2000万元的个股,由5-10月的150家左右,飙升到11-12月的500家。要知道,在2015年牛市顶点的时候,一只个股一笔交易都可以超过1000万元,而这些彼时交易活跃的个股,目前沦落到全天都不到2000万元的交易金额。
以上这些现象到底是熊市见底阶段的表现,还是慢熊市运行的一个常态?只有行情转暖后才有答案。市场目前很多观点认为A股会港股化发展,赵荆在这里给出一个不同意见的逻辑分析——A股不会港股化(大面积没有交易的超低价股)。
A股迈向价值投资是中期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价值投资的收益来自于对基本面变化的预期差,而与公司市值包括当前行业地位无关;价值投资的核心来自于独到的价值挖掘与价值发现,而不在于表面的低估值和行业排名,好的公司不等于好的股票。今天A股其实只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市盈率低的品种,都录得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中国中车这种业绩很一般,只因为市值大,行业排名第一,在蓝筹行情后期也被炒了起来,但往往中小市值股票同样存在巨大的价值投资机会。
香港股票市场是个极其特殊的离岸金融市场,即上市公司主要以中国大陆业务为主,投资者主要以外资背景为主,政策倾向自由市场化,上市与增发相对容易,而各种老干股则层出不穷,外资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中小股票缺乏信任,也普遍缺乏深入研究与跟踪能力。所以本质上,A股市场不会港股化,相对来说,港股市场A股化是个更强的趋势。映射到A股近期的尔康医药,之前的信威集团都是利用在所谓国外的业务虚增利润,操纵财务数据,A股的投资者今后对这些主要业务收入在国外的公司务必要非常谨慎。
再说上周的市场行情:上证连续5周下跌后,终于收红,上涨50权重股的涨幅更大。市场没有特别明显的风格偏好:白马蓝筹中五粮液、复星医药、中国国航都创出了年内新高;次新股中出现了药石科技这种短期大涨龙头,贵州燃气也在相关新闻的刺激下,出现了第二波大涨。还有其它的类似区块链题材短线活跃,这些热点的活跃并没有带来任何市场人气,绝大多数个股都处于缩量盘整的状态。市场的普遍预期是在年底资金紧张结束后,明年春节前会有一波因为资金相对宽松、重要经济数据真空的反弹行情。而其中,高送转题材已经被管理层彻底封杀,炒作年报高增长应该是一条可行的思路,选择PE/G值(即市盈率低于业绩增长率)较低的品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本报记者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