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历山,犁出了农耕文明播撒种子的垄沟。小额扶贫贷款,奉献了建设银行垣曲支行金融扶贫的深情。
山西垣曲,中条山深处,活跃着一支建行金融扶贫工作队。短短四个多月时间,他们走遍了七十多个山村,向八百九十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450万元,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照亮了垣曲的“乡村振兴”之路。
精准扶贫
开展金融扶贫伊始,对于习惯了服务城镇居民的垣曲建行人来说,“头有点懵!”但时任该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吕永周说,在金融扶贫工作中,要带着感情帮,带着责任扶,带着使命抓。
这家支行主动联系政府、监管部门和上级行,掌握政策,确定主体,申报指标。将人员分队,将村镇划片,将工作分解。三个工作队联合乡镇政府人员,自带干粮,跑蒲掌镇乡村,跑历山镇乡村,跑古城镇乡村。他们进农户,访贫寒,选客户,审资料,签协议……
这家支行在2017年10月底精准扶贫贷款业务最紧张的时候,发挥“白加黑”、“五加二”精神,每一笔业务都要经手十几道手续,从金融扶贫客户的筛选甄别,到资料的收集审核,再到组织放款……
这家支行组织专人对实施主体垣曲县五龙实业有限公司和贷款户进行回访,持续监督,贷后跟踪……
党员杨雪莉说:“每天有进展,周周有放款。风里来,雨里去,相比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帮扶老兵
大山深处,英言乡田村。2017年10月16日,建行工作队走村入户时,一个衣着朴素干净的中年男子和村长冒着大雨找来,说家里孩子身体不便,想让工作队去家里办业务。工作队员赵彦龙和雷策二话不说,冒雨开车拉着这位父亲上门服务。
仔细询问得知,这位父亲叫黄慎庆,是一名老兵,这位老党员缓慢讲述孩子黄林峰出生后家里为其治病的艰难,让大家感觉到金融扶贫的责任是沉甸甸的。
建行人认真为黄慎庆办理了5万元扶贫贷款,这样每年可以为黄家增添3000元收入。临别之时,赵彦龙悄悄地在桌子上留下了500元钱。
情洒大山
2017年8月份入行的大学生雷策,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
雷策,本想着进入建设银行这家国有银行,可以轻轻松松,压根没想过要到大山深处的乡村开展金融扶贫;深入大山,访贫问苦的日子里,他选择了宁肯自己加班加点,也要为更多的贫困户增加一份收入。连续三天熬到晚上一点,把小伙子累得头晕呕吐发高烧,看了急诊。
党员段勇刚,建设银行派往古城镇磨头村任第一书记。2017年7月3日,他来到一户张姓老乡家了解养牛产业发展。谁知刚进入院子没几步,就被三条狼狗围住。慌乱中,一不小心就被狼狗咬住了左腿。情急之下,段勇刚拼力从旁边的低墙跳了出去。赶往医院,他的左腿被缝了三针。随后,他拖着伤腿连续工作,为五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小额扶贫贷款,扶持该村核桃等产业发展。
蒲掌镇洼里村的尤秀琴,丈夫因车祸瘫痪在床,家里一贫如洗。经过审核,建行为其办理了小额扶贫贷款。朴实的山里人总怀感激之心,工作队夏天去了,她切开西瓜。冬天去了,她捧出核桃。
建设银行垣曲支行新任支部书记、行长徐林君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尽锐出战,和中条山乡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小康路上一个都不会少。”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于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