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常的一年,山西经历重大转折、奋力开创新局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看到:太钢再添一项高端碳纤维领军企业的“桂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大运汽车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实现运城百亿企业零的突破;太重生产的挖掘设备、高铁轮轴、起重设备、港口机械等装备,不断地输往各地的工程项目上;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划上圆满句号……
在这一年,我们见证:山西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1%,到上半年的6.9%,再到前三季度的7.2%,一季好于一季,经济增长步入合理区间,经济发展由“疲”转“兴”,转型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这样的成绩,源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源于我们坚持以改革促转型,正确处理煤与非煤的关系;源于我们坚持把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体现到推动转型发展上,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和创业环境。
可以说,山西的转型发展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但仍需我们奋力把握发展规律,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继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改进作风,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因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转型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8年全省经济工作,要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经济领域改革要“补考”“赶考”一起抓,努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要把供改与综改结合起来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要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要打造制度建设、营商环境和服务创新高地;要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已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转型项目建设年”,要抓紧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近日公示的拟将列为2018年省级重点工程的216个项目中,涉及到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诸多领域,其中新兴产业项目所占比例超过了50%……
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定会遇见一个更好的山西。
雷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