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过后,滴水成冰,五台县东雷乡小王村东山梁上秸秆深加工场依然是热火潮天。
伴着隆隆的机械声,6个农民将一抱一抱的玉米秸秆轮番送进输送带,眨眼间一包又一包的饲料“面包”从大型车载铡草真空打包机吐了出来。
“这个‘怪物’真不赖,吃进去的是秸秆,吐出来的就是饲料”,55岁的郑建槐高兴地说:“咱家种了36亩玉米,清除秸秆又费劲又花钱,一不小心还容易着火。今年可好了,一分钱不用花,还省事省心,这可多亏了王仁飞的秸秆深加工。”
“快别这么说,最应该感谢的是好政策,全凭咱县畜牧局的引导,还有五台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要不两手攥空拳,咱咋干?”一旁的王仁飞迅速接过话头,聊了起来。
王仁飞介绍说,他一直生活在五台县门限石乡狐峪口村,记事起就跟随父亲牵牛放羊。直到2012年,“一场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金融春风’吹进了山旮旯”,他从五台农村商业银行门限石支行得到经营贷20万元,开始联户养羊,可是效益不太乐观。2016年开始,他又养了50多头牛。因为过冬饲草的难题,他找到了五台县畜牧兽医局,刚好畜牧兽医局出台了《五台县农田秸秆深加工实施办法》,他赶紧抓住机会成立了“五台县仁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五台农村商业银行的帮助下,投资51万元购回两台车载铡草真空打包机及配套机具。2016年9月开始青储打包,这两台打包机先后在豆村镇、茹村乡、门限石乡的7个村打包秸秆1140亩5.7万包,实现加工产值142.5万元,获利6.84万元。
苏子坡村种粮大户王建生,出售生长期玉米秸秆300亩,创收24万元。而王仁飞经过秸秆深加工后青储1.5万包,又实现加工产值37.5万元,获利1.8万元。王建生高兴地说:“今年玉米粒的市场价每斤7毛钱,一亩地产1000斤,收入才700元。而我卖青储秸秆是每亩800元,就这一项,多收了3万元。”
开展秸秆深加工项目后,王仁飞更是收获颇丰。从去年10月末开始,在完成青储打包的基础上又大规模进行黄储打包,3个月的时间,转战3乡14村,黄储打包秸秆4200亩,真空打包8.4万包,实现加工产值117.6万元,获利11.34万元。
2018年伊始,王仁飞底气十足:“我加工的青储包和黄储包根本不愁卖,只要县畜牧局和五台农村商业银行继续支持,我还要扩大规模,争取年加工2万亩。”
从王仁飞的销售大户联系名单中,记者联系到了台怀镇宽滩村的郝文秀,“五台山夏天满坡是草,可漫长的冬天就得靠这些‘牛面包’了。”郝文秀介绍说,他养了56头牛,先后在王仁飞这里购买了青储包1980包、黄储包1560包。
在王仁飞销售大户的联系名单中,像郝文秀这样的养牛买草大户有77家,他们总结说,王仁飞的秸秆深加工达到了四个目的:一是废弃秸秆变成了牛饲料;二是农民种地节省了清理秸秆的成本;三是消除了秸秆堆积构成的火灾隐患;四是减少了废弃农作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一举四得”的做法让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劳务输出形成了五条产业链,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放、多效能,再利用、好循环”的六大社会经济连锁效益。
每每听到感谢的话,王仁飞都笑笑说:“多亏了政策,多亏了五台县农商行的经营贷!”(李欣 金俊贤 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