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沾着泥土芳香 走进百姓心中—— 万荣县驻村第一书记的小故事

  在万荣县67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第一战场,活跃着67名沾着泥土芳香、走进百姓心中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他们个个亲民、爱民、为民,带着朴素的帮扶感情,为贫困群众解决了一个个实际困难,被群众称赞为“咱心中最喜爱的好书记”!

私家车成了公用车

  在皇甫乡新庄村,提起驻村第一书记孙磊,村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小伙”。贫困户董仲仁的儿子是个残疾人,因住院需要到县残联办理手续,但打车走路都不方便。孙磊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己开车把他拉到县城,与他一起到残联,填表、拍照,忙前忙后一个早上。办完事后,又开车把他送到家中。董仲仁激动地拉着孙磊的手留其吃饭,孙磊却用简单的一句话回绝:“都是一个村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说完便笑嘻嘻地离开了。
  去年,村里有几家贫困户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需要到县里申报贫困生入学补助。为了方便大家办手续,孙磊专程开上自己的轿车把孩子们接到县城,亲自与扶贫办协调沟通,为每一个孩子办好相关手续。中午,孙磊又自己掏钱请孩子们吃饭,之后又挨家挨户送回家中。家长们想说句感激的话,孙磊又是简单的一句话:“都是自家孩子,有事就说话!”
  平日里,但凡村里哪家有个困难,只要孙磊知道,都会开着自己的车义不容辞地去帮助,从不嫌累怕苦,从不向群众邀功请赏,把每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每一户人家当成自己的家人来对待,用简简单单的言语、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贫困户送去了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温暖。

办实事致富众乡亲

  2017年7月,运城市委党校离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石华伟,担任汉薛镇怀介村驻村第一书记。半年来,石华伟入农户,走田间,拜访县市,争取项目,以“深圳速度”为贫困百姓办成好事一串串,成为老百姓的知心朋友、怀介村的“正式”村民。
  他与支村“两委”沟通,确定帮扶措施,开展“支部带头创业致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贫困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党员带领脱贫”的“双带双富、双带双脱”活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让党组织的旗帜高高飘扬;为了解决手机信号差的问题,三次拜访县移动公司领导,由于架设铁塔需进行信号测试,根据有关数据向铁塔公司申请,才能列入下年计划。经过协商,在铁塔建成之前,由移动公司安装信号放大设备,临时解决该村及周边村群众打电话难的问题;同县水利局达成协议,村里自筹资金3.5万元,县水利局解决项目资金10万多元,实现了村里自来水全覆盖,进入到24小时供应自来水新时代;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60万元,从邻村引水建设400立方蓄水池一座,铺设管道11300米,解决了半夏基地和香菇大棚的用水问题,让1800余亩耕地变成了水浇田;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安装LED节能路灯145盏,栽植红叶李、侧柏等绿化植物700余株。同时争取资金6万元,对村内废旧池塘进行改造,亮起一道新风景。

女书记尽显菩萨心

  两年前,万泉乡北涧村村民见到冯芙蓉的第一眼充满了疑问:“一个城里来的年轻女娃娃,还能摘除咱贫困村的帽子?”两年后,还是那些村民刮目相看:“咱村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大棚田间道路硬化了,自来水、天然气都通到家家户户,多亏了冯书记啊!”
  2015年7月,万荣县民政局选派年轻女干部冯芙蓉来到万泉乡北涧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冯芙蓉与县民政局的11名党员每人结对帮扶6户贫困户,为每户针对性地制定了帮扶措施,做到了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切实把帮扶落到实处。冯芙蓉和帮扶单位积极沟通,针对兜底户黄淑萍、杨清轩、杨克明三家的实际情况,2017年元月为每户各买了5只绵羊,发展养殖业。目前,这三户存栏羊已由15只繁殖至31只。
  北涧村年迈孤寡老人张许存,至今仍居住在沟底窑洞里,阴暗潮湿条件差,生活艰苦。冯芙蓉根据有关政策,亲自为其办理申请移民搬迁手续,联系施工人员,帮助购买建房材料,督促精准施工进度,目前房屋已经建成。鉴于老人独居生活有诸多不便,冯芙蓉与其外甥女经过数次协商,签订了分散供养协议,解决了老人“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
  像孙磊、石华伟、冯芙蓉这样无私奉献的好书记,在万荣县还有很多,他们心里惦记的是民情冷暖,脑里琢磨的是富民强村,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王轶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1-13期

  • 第2018-01-12期

  • 第2018-01-11期

  • 第2018-01-10期

  • 第2018-01-09期

  • 第2018-01-08期

  • 第2018-01-07期

  • 第2018-01-06期

  • 第2018-01-05期

  • 第2018-01-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