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荣区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纪实
2017年10月11日,在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的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里,9位来自该乡青花村的贫困户正在移栽小树苗。此次该企业将本该由公司员工在本厂内移栽的1600棵小树苗让给9位村民完成,不到三天时间让他们挣了两万多元。这是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响应国家“百企帮百村─精准到户”精准扶贫政策,通过项目、产业、资金、就业、公益等多种形式的帮扶,着力为贫困村民输血造血,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企共扶 上下联动
“百企帮百村—精准到户”是大同市工商联、大同市扶贫办、大同市光彩会按照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引导该市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拓展发展需要,与建档立卡贫困村(户)结对帮扶,实现“百企帮百村─精准到户”的目标。新荣区紧紧围绕职能,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全区民营企业通过项目、产业、资金、就业、公益等多种形式的帮扶,着力为贫困村民输血造血,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初步形成了企业参与、商会协调、政企共扶、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自“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该区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目前已有9家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华进薯业帮扶2户贫困户解决就业难题。啤斯食品扶持花园屯乡马河村养殖户铡草机48台,并通过就业帮扶,帮助花园屯乡花园屯村、前进村80多人实现就业,其中贫困人员为1人。田源酿造结合企业实际,为结对村花园屯乡常胜庄村免费提供优质高粱种子赤育7号200斤,扶贫80亩高粱,待到秋收,以市场价全部收购。
主动认领 彰显担当
早在2012年,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培林就目睹新荣区花园屯村民特别是老弱病残者医疗无保障,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他当即与村委会联系,捐资31万元为花园屯3000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当时有人说,你帮了一年下一年怎么办?张培林坚定回了一句话:“帮人帮到底,只要厂子正常运转,这点钱碍不了厂子的大事。”就是这样一句沉甸甸的承诺一直延续到今天。
数据表明,从2012年到2017年上半年,张培林资助花园屯村支农款和扶贫帮困款累计121万元,同时解决该村剩余劳动力在公司就业100多人。
在2017年8月1日全市民营企业参与的“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暨“扶贫超市”项目认领推进会之后,张培林经多方考察,把花园屯乡青花村作为精准扶贫对象。当即资助青花村扶贫款10万元,决定先从解决人畜吃水和道路亮化工程做起。扶贫款到位之后,村委会立即启动两项工程,力争年底彻底解决人畜吃水,并让寂静的村庄亮了起来,让贫困的村民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温暖。
谈起这些事,张培林总是淡然地说:“我是人大代表,首先要办好自己的厂子,也要关注社会贫困群体,这既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初心。”
企业包村 产业帮扶
大同市新荣区伊磊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新荣区破鲁堡乡破鲁堡村北,占地面积940.1亩,主要经营奶牛养殖,养殖规模为万头奶牛。
自“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伊磊牧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5个行政村,与当地312户农民签订青储玉米收购合同,建立了稳固的“公司+农户”的合作关系,种植玉米面积近2万亩,按每年收购青玉米4万吨计算,平均每户每年创收3万多元,比过去农民一年的收入翻了3倍多,村民高兴地说:“过去种玉米收入不多又辛苦,秸秆也成了负担,而现在劳动程度减轻了,钱又比过去赚的多,没想到种玉米也能脱贫致富。”
为了帮助周边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该公司董事长库鑫一直坚持“能在当地招工就不到其他地方招工”的原则,只要基本符合条件就尽可能优先当地农民就业。
据统计,在建设时期就为80多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2015年3月以后公司由建设期转为生产期,现有职工120多名,除25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是当地农民,平均每月工资2800多元,其中贫困户12户,每人每年增加收入3.5万元左右。(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