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山西当给本土电影发展更多支持

  据报道,截至1月13日16点,《前任3:再见前任》的票房已经突破1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三、四线城市为该片贡献了非常多的票房,这里面当然有山西众多城市的贡献。
  作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电影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发展,从电影产量、观影人次到票房都呈现出喜人态势。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创历史新高。这一年,山西的电影市场也持续繁荣,全省电影票房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24.3%,超过全国的增长率。
  然而,在电影这个领域,山西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且不说山西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院线,就说山西本土拍摄、投放市场的影片有多少?所拍影片挣钱的有多少?挣大钱的有多少?这些影片对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又有多少?
  有位专业人士这样写道:“出于电影市场与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山西电影不免过于保守,缺乏创新、缺剧本、缺资金、缺人才……作品基本集中在抗战、反腐、农村、传记几个题材,大部分影片创作思路落后于时代观念……山西民间制作机构的影片商业意识还较为淡薄,主题流于画面……山西电影要紧跟改革的步伐,顺应时代、社会、市场的需求,牢牢把握电影的第一属性,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报道,广东电影票房连续16年蝉联全国榜首,2017年广东电影票房收入为79.98亿元,票房过亿元的广东出品影片有2部。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全国电影市场“体量”最大的广东,能够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主要动力来源于政府扶持力度大、监管措施多管齐下、产业资本投资活跃、观众观影积极性高四方面因素。
  2017年,广东在贯彻执行《广 东 省 电 影 发 展 规 划(2015-2020年)》和《关于支持广东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分成部分征收使用实施办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多项措施,累计投入7248万元奖励重点制片基地、重点电影作品、电影技术研发等方面,吸引产业资本聚焦广东。
  著名导演贾樟柯说:“山西以前有那么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这个财富在当代急需激活和转化。电影展恰好有这个能力,它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资源,长期的效益在未来会逐渐呈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山西应当向广东学习,给予本土电影发展更多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持。

雷清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1-16期

  • 第2018-01-15期

  • 第2018-01-14期

  • 第2018-01-13期

  • 第2018-01-12期

  • 第2018-01-11期

  • 第2018-01-10期

  • 第2018-01-09期

  • 第2018-01-08期

  • 第2018-01-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