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行,逐花而居,养蜂人的生活诗意却也艰辛,一年四季,走南闯北,风餐露宿,鲜花开到哪里,他们就走到哪里。灵丘县红石塄乡边台村村民边力力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尽管艰辛,但是却靠养蜂开拓出一条致富路。
1981年出生的边力力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与村里人不同的是,他每天打交道的不是黄土地,而是500余箱蜜蜂。边力力的父辈就以养蜂为生,耳濡目染,从小他就熟悉养蜂的技术。2007年的时候继承了父亲的老手艺,开始养殖蜜蜂。
养蜂人的生活是艰辛的,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开什么花,边力力心里有张图谱。每年12月中旬开始,他就带着蜂箱,一路向南到达江苏,甚至云南等更远的地方,然后再逐步返回安徽、河北,在每一个有花的地方停留,然后再上路,追逐下一个花期。5月初回到家乡停留半个月,而后再前往内蒙古、东北。
边力力对记者说:“别人过的是一年四季,而我一年生活过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春季。花不等人,我是一年追着花跑。”
乍暖还寒的时候,外面阳光明媚,帐篷里却冷冰冰的;盛夏,帐篷里面热得像个蒸笼,透不过气来;没有自来水,就喝山泉;被蚊虫叮咬每天都有……在外漂泊大半年,直到8月下旬或9月初才能结束一年的奔波生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现在,边力力拥有了一份“甜蜜”的事业,从最初的几十箱,发展到了现在的500多箱,年产蜂蜜十余吨。由于蜂蜜品质好,用边力力的话说就是根本不愁销路,只是发愁养殖规模还太小,产量还太少。每年产出的蜂蜜,除了零售一些外,大部分都被北京、安徽以及河北的蜂蜜加工厂抢购一空,收入也很可观。
看到蜜蜂养殖的大好前景,2014年,边力力组织20余户本村以及邻村村民成立了灵丘县边氏养蜂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蜜蜂养殖事业。
目前,合作社共有蜜蜂500箱。边力力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让更多的养蜂户抱团经营,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开启甜蜜生活。
本报记者 翁剑 通讯员 马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