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山西开发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宠爱。全省开发区二次创业,在三晋大地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开发区中的“特区”,山西开发区有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山西开发区整合扩区步伐铿锵有力
2016年,《山西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宏伟画卷徐徐打开,山西开发区整合扩区设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力度推动。难忘的2016年、2017年,两年来700多个日子,一个个小分队深入全省11个市申请的80个开发区基层一线,考察评审,加班加点,61个设立或扩区意见向省政府提交,12个开发区大举向空间拓展,15个省级开发区新晋崛起,2家海关特殊监管区上报国务院。站在2018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个数字“数”过来,一个个开发区看过来,4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起步区内基本农田已调出,37家综合类和工业类开发区起步区建设用地达到了549平方公里。
山西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顺风顺水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推动着相关部门的内生动力迅速产生。与之配套的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机构编制、专项资金管理、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土地调规、城镇规划调整、环保、统计等多达20项相关政策、措施和文件,瞬间形成了“1+N”的政策效应,为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搭起了“四梁八柱”。一个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的山西开发区“三制”改革,就要在2018年开年首月画上圆满句号;一个简政放权、管运分离、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无审批管理试点改革,已然在山西开发区开展得如火如荼。
山西开发区产业布局调整鳞次栉比
差异化、特色化的主导产业在全省40个开发区星罗棋布,精准招商带来的是872个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带来的是占比超过一半的高科技新型产业与山西经济转型同振共频。从资金的到位率,从项目开工率,从项目投产率,山西开发区的“三率”硬指标,分明在蹭蹭的往上窜,真可谓日新月异。
从2016年之前的25个,到现在的40个,山西开发区发生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更是一个根本性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