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财经·专题

缔造美丽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

  ——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强城市建设的思路探讨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达到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需要下大力气,下真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灯塔、是航向、是行动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强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补齐短板,提升品质,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加强美丽城市建设,关键是要做到“五个共”,即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共赢。
  共建,就是补短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人口膨胀过快,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功能缺失等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山西的发展是这样,晋中的发展也是这样,虽然变化很快、成效很大,但短板同样存在。贯彻十九大精神,就要补齐短板,就要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畅通多种渠道,动员多方力量,共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要把定位放在晋中太原一体化发展的大战略上,坚持建设的高起点,坚持规划的唯一性,不因人而变,不因事而异,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按总书记的要求,“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彰显城市特色,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晋中。
  共管,就是强服务。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强服务就要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管理和服务的方向。贯彻十九大精神,就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抓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实现管理向服务的回归。在城市执法下沉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精致、细腻,更加追求整洁、有序,更加追求温情、有情,使管理的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
  共治,就是求突破。要做到“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就要树立“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构建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达到由少数人管多数人向多数人管多数人的跨越,实现由管到治的突破。贯彻十九大精神,就要在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上下功夫;在奖励优秀、构建载体、分类统筹上求突破;在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成效共评上做文章,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造氛围,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真正实现共治,从而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
  共享,就是惠民生。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留在城市。为大多数人民群众谋福祉,既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城市建设的归宿点。贯彻十九大精神,就要牢固树立“为民城建”理念,在城市建设上既注重大格局、大框架,又注重小细节、小设施,既注重大交通、大网络,又注重微循环、小循环,既注重大商业、大品牌,又注重小市场、小业态,目的就是让大多数人民群众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实践证明,在城市建设中只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树立为民情怀,工作就有了方向,行动就有了力度,干事就有了激情,就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美丽城市建设成果。
  共赢,就是创环境、提品质。优良的环境、开放的市场、包容的胸襟,才能引来商家,加快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享有更美好的生活。近年来,随着保利、恒大等知名企业的争相入驻,万达、奥莱的先后开业,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的有力推进,晋中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发展环境更加优越,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贯彻十九大精神,就要坚持面子里子并重,地下地上齐抓,努力形成开放包容的高地、招商引资的旺地、创新发展的福地。贯彻十九大精神,就要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让绿色成为城市的主色调,让宜居成为城市的影响力,让文化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优环境,实现共赢。
  共建、共管、共治是前提、是过程,共享、共赢是目标、是成效。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缔造美丽城市,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郝向明(作者系晋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2-05期

  • 第2018-02-04期

  • 第2018-02-03期

  • 第2018-02-02期

  • 第2018-02-01期

  • 第2018-01-31期

  • 第2018-01-30期

  • 第2018-01-29期

  • 第2018-01-28期

  • 第2018-01-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