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县新闻

让农民富起来 让农村美起来

  —— 记右玉县高家堡乡马良村第一书记高歧峰
  “我们村修了路,安上了路灯,解决了牲畜的饮水难题,多亏了第一书记啊,我们很满意!”近日,记者在右玉县高家堡乡马良村采访时,村里的老党员吴世雄激动地说。
  马良村全村在册户数51户,总人口17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26人。60岁以上老人占80%以上。全村耕地面积将近1700多亩,全部都是坡滩干旱地,没有任何水利设施。
  春寒料峭,又是一个周末。朔州市统计局驻右玉县高家堡乡马良村“第一书记”高歧峰再次来到降世彪家里。
  对高歧峰三番五次的到来,降世彪感到厌烦,还有一些想法:“说实话,下派的驻村干部过去我见多了,住两天,吃顿饭,喝场酒,点个卯,就不见影儿了。所以我对他爱搭不理。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次来了个真抓实干的!”
  摸清情况是干好工作的基础。驻村以来,高歧峰走村入户,寻计问策。通过广泛调研走访,他感到,一家一户干不了什么,必须依靠党支部和集体的力量,抱团干大事。
  “先建立合作社,创办协会,把村民动员起来,走集体发展之路才有奔头。”高歧峰思路清晰。
  有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还需要“村第一书记”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为打消村民顾虑,高歧峰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他还“私车公用”,开着自家的车带村委会成员到外地取经。在怀仁县,看着一车车羊往外拉,农民“哗哗”地点钱,一行人心里痒了。
  养羊专业合作社、精品小杂粮协会很快在村里成立。按照“人人当会员,户户当股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思路,他们将收入两成留集体、五成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成给村贫困户和会员分红。同时,他们还在流转土地上种植土豆、莜麦、豌豆和板蓝根、黄芪药材。当年村集体收入3.9万元。
  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心里服气了,干劲也上来了。高歧峰趁热打铁购买了37只种羊、15台铡草机、粉碎机和播种机,仅2017年,给村里带来效益6万多元。
  按照高歧峰的设想,他要带领村民让田园变成公园,让产品变成商品,真正让集体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这个一年到头穿着迷彩服的小伙子,天天泡在村里,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
  多年来,村委会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高歧峰筹集40多万元建成3间村级活动场所和文化活动广场。广场成了村民乐园。农闲时的晚上,村民们就不约而同地来此跳广场舞。
  原先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同时,还多方筹资近20万元,建成了一座高标准大容量的拦洪大坝,解决了以前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饮水难题。
  “小康村来到俺身边,邻村都很羡慕呢!”村民耿三女很有自豪感。
  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由最初的观望,到后来跟着高歧峰一起干,再到如今盼着高歧峰想出新点子。群众最服气的是他浑身上下散发的正气和干劲儿,觉得他代表的就是共产党员的形象。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李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3-05期

  • 第2018-03-04期

  • 第2018-03-03期

  • 第2018-03-02期

  • 第2018-03-01期

  • 第2018-02-28期

  • 第2018-02-27期

  • 第2018-02-26期

  • 第2018-02-25期

  • 第2018-02-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