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被誉为“中国普法的缩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受到中央综治委表彰,山西省唯一 一家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去年以来,翼城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1155”发展战略,蓄势聚力稳增长促转型,苦干实干补短板惠民生,目标始终如一地围绕强根基、利长远、惠民生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项目建设
补齐转型短板,做到干一件成一件
目光向项目转移、精力向项目集中、力量向项目靠拢。这已经是翼城县全体干部群众的共识。翼城县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全力实施“1155”发展战略,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文化引领、生态提升、幸福民生五大战略,集中力量打好项目建设、农民增收、环境整治、文化旅游、民生改善五项攻坚战,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放宽眼界,抢抓机遇,搞好项目长远规划和项目库建设,形成开发一批、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实施一批的运行流程,有效提高项目成熟度和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扎实推进工业增效升级,翼钢二轧线、春雷铜合金板带材、晟泰青洼和堡子煤矿改扩建、环球和福旺铸造机加工、石丘煤矿坑口选煤厂等一批技改项目投产运行,完成了首旺、晋源等重点工业企业和部分铁矿、选矿、洗煤企业装备改造提升,全县新增7家规模以上企业。春雷腾达3万吨专用铜合金棒材项目、励鑫振兴1.5万吨锁胚铸造及机加工项目投入试生产。投资20亿元的香港甲阳集团中空纤维膜项目完成了征地工作和驻翼新公司注册。经易集团对舜达公司的整合重组和8000吨模锻生产线、机加工生产线启动工作全面铺开。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成了3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实施了2000亩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以樱桃、葡萄、草莓、辣椒、花椒为主的5个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新发展连翘4万亩。与中国农大开展功能农业战略合作,发展富硒水果蔬菜3500余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19家,生态循环农业和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农产品品牌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农田水利、治沟造地、农机装备、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项目投入近亿元。“引黄入翼”工程正式向西梁水库注水,每年可向翼城县提供3533万立方的黄河水。
同时,翼城县坚持“眼睛向外”扩大开放,加强同上海、福建、深圳、厦门等先进地区和首钢、山西文旅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交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路径,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以亲招商、晋商晋财、全民招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念和举措为翼城县营造出亲商、安商、惠商的良好氛围。
全域旅游
着眼未来发展,做到走一步看三步
3月3日,翼城县王庄乡第二届后稷农耕文化节正式举行,精心编排的《后稷颂》大型古装戏剧、惊蛰黑牛犁地和民俗文化展演等精彩上演,这也拉开了2018年翼城旅游节庆活动的序幕。
去年以来,翼城县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创新融资渠道规划了11条旅游公路,高质量完成了全省第一条旅游公路——舜王坪旅游路建设,启动了历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和四圣宫布展,完成了河上公德山旅游开发项目山体绿化和道路整修,城内古城、佛爷山、绵山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隆化史伯、西阎曹公、古桃园等传统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扎实起步,大力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为推进转型发展积蓄了强大力量。
持续半月时间的南梁镇滦古会蔚为壮观,在老虎上山等精彩非遗节目、特色民间美食、连翘花韵和登翔山赏滦水等丰富内容的吸引下,每天前来游客人数都在3万人以上,在赚足人气的同时,参与到古会中的各村村民也赚得盆满钵满,直接为该镇带来了近亿元的经济效益。今年,为助力临汾旅发大会,翼城县以南梁镇民俗文化节为核心,早早就做起了准备,将于3月底在省城太原召开新闻发布会,倾力推介翼城全域旅游项目。
去年,翼城县南梁翔滦古会、城内古城文化旅游节、桥上“刘氏宗亲文化活动暨德孝文化节”等11场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贯穿全年、亮点纷呈,游客接待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形成了浓厚的全域旅游发展氛围。
民生事业
坚持发展为民,做到说一句算一句
去年深冬,一场多年未见的大雪覆盖唐尧大地,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居民家中的温度都保持在26摄氏度以上,屋外飞雪飘飘,屋内春意融融。广大居民不禁赞叹:“多亏县上实施了集中供热工程。”翼城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说,集中供热创造了翼城民生工程的一个奇迹和样板。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进下,设计工期一年半的工程量,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热源厂、37个换热站、104公里主次管网和配套附属建设,城区供热面积从70万平米扩张到245万平米,广大群众当年就享受到了清洁便利、舒适实惠的供热服务。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翼城县委、县政府时刻把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决顶住财政收支的巨大压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倾心倾力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决不把历史遗留的问题继续遗留给历史,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了城镇饮水安全工程,启动了县医院迁建、中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组建了县级医疗集团,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下大力气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里砦、王庄、隆化、西阎4家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群众最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排在全市前列;认真落实校长、教师队伍补充交流提升长效机制,先后公开招聘559名优秀教师充实到基层学校,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128人,遥遥领先于周边县市;持续推进教育联盟办学,坚持政策向偏远山区学校倾斜,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努力让教育均衡成果惠及每一个家庭。
排除千辛万难,城镇饮水卫生安全项目竣工通水,县城15万居民用上了洁净水、放心水;集中实施了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清扫保洁收集、县城街道“亮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民心工程,竭尽所能让群众的生活环境美起来。
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程,持续加大帮扶力度,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实做到了不让一个人在脱贫路上掉队。逐年提高低保金标准,从制度上兜底、从物质上关心、从精神上爱护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
县委书记杨春权说,事实证明,只有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才能获得老百姓的口碑,我们的工作才有基础和依靠。
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吹响经济振兴的号角,翼城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厚积薄发,一路跑出“加速度”!“唐尧故地”蓄势腾飞的双翼缓缓展开……
本报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李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