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王昊:种植户满意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

  • 王昊(左一)在方山县富百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实地查看药材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冯杰 摄

  •   “我刚上任,就赶上了一场‘硬仗’”。
      2016年6月份,王昊被任命为国新晋药吕梁药业公司种植部部长。
      中药材的推广种植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2016年7月11日,国新晋药与方山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结合方山县精准扶贫政策,国新晋药与方山县农委经过几轮磋商,在当年10月底确定了共同推动万亩柴胡项目,带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
      这个项目启动后,国新晋药吕梁药业公司成为了具体工作的落实单位。当年,方山县农委确定了25吨柴胡种子的采购任务量。可是,当时本省市场上没有一家种子商能一次性保质保量提供这么多的货物,而且当时市场上柴胡基源混乱,正品北柴胡的种子流通量很少。
      在调任种植部之前,王昊没有从事过中药材种植这个专业。“刚接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彻夜难眠,但是咱不懂就学,向书本上学,向公司聘请的教授学,同时也走回田间地头,向有过种植经验的‘土专家’学。”王昊回忆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打听之下,王昊联系到了一家多年种植柴胡的供货商。他专门邀请专家过去一起把关,最终予以确定。
      那段时间正是寒冬腊月,王昊三次远赴河北省的涉县。在没有暖气的山上,一住就是几天,最终把85元/公斤的要价谈成了53元/公斤的价钱。当第一车3.5吨柴胡种子送回方山县,县农委现场拆开检验,种子净度达到了95%以上……
      紧接着,从省内的运城、陵川、长治,到省外的涉县、宝鸡,他挨个走访种植户,不到半年,跑了5万多公里……随着2017年3月底最后一车柴胡种子入库,王昊圆满完成了采购任务,打赢了上任后的第一场“硬仗”。
      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种植推广、田间管理,无论哪样都是硬骨头。王昊早已经想在心里,做在头里。在种植开始时,面对推广不畅、种子发不下去的局面,他请来了“土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种植指导,当第一批被指导的农户土地出苗后,惊喜悄然而至,种子被蜂拥而来的合作社一“抢”而空,还不断有合作社提出:“你们再提供些种子,我们还要种,你们的种子好……”
      “种植户的满意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王昊笑着说。

    本报记者 雷清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3-23期

    • 第2018-03-22期

    • 第2018-03-21期

    • 第2018-03-20期

    • 第2018-03-19期

    • 第2018-03-18期

    • 第2018-03-17期

    • 第2018-03-16期

    • 第2018-03-15期

    • 第2018-03-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