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县新闻

郑万里:带领贫困群众赶着猪羊奔小康

  连日来,代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阳明堡镇海子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万里,通过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精神,决心靠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好政策,进一步扩大猪羊养殖规模,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做更大贡献。
  今年59岁的郑万里,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于30多年前就与妻子苑春燕开始在自家庭院养猪100多头,使养殖产业成了他家的“摇钱树”和“聚宝盆”。
  随着存款的积累增多,养殖经验的丰富娴熟,郑万里便萌生了扩大养殖规模、将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贫困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想法。2012年5月注册资金90万元成立了郑万里养猪专业合作社,联合5户村民投资300万元租赁村西北角集体闲置荒滩地30亩,建起了高标准的排房式养猪圈舍和办公场所,一次性交纳租赁金2.25万元,一租30年,首次让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破零。老郑实施自繁自养,由起初的200多头发展到去年的1000多头,连续6年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万元。
  尝到养猪产业甜头的郑万里,毅然于2014年5月又联合5户村民成立了长红农民养羊专业合作社,又投资300万元租赁村集体的22亩荒滩地,规划建设了生活区400平方米、养殖区5000平方米、仓库600平方米、围墙695.5米、饮水管道120米,还新盖了办公室、消毒室、厨房等,新打140米深井一眼,并配套了水泵、水塔、管道等附属设施。购置种羊100只、母羊500只和饲料加工机械进行自繁自养,每年出栏销售肉羊300多只,收入24万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0多万元。
  去年以来,郑万里积极响应县里实施的“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政策,吸纳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200万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入股能分红,去年每户3000元的红利已经全部兑现。不仅如此,郑万里还雇用10名贫困农民进合作社从事饲养和管理工作,平均每人每年需支付工资2.8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伴随着郑万里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也让他回报社会有了机会。每年收购周边村农民玉米600吨,支付大伙资金100多万元;建养猪场时新打的一眼机井,老郑一直供全村父老乡亲无偿浇地200多亩;将养殖场每年所产的猪粪羊便全部提供给全体村民作为田地有机肥使用;今年准备再投资10多万元将养殖场周边的30多亩村集体闲置荒滩进行绿化美化,建成全县一流的养殖产业园区。
  郑万里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县里授予“2015年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进单位”称号;郑万里被县人大常委会评为“2016年度履职优秀人大代表”。
  多年来,郑万里一心想着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赶着猪羊奔富路。

本报记者 王雁 通讯员 石俊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3-25期

  • 第2018-03-24期

  • 第2018-03-23期

  • 第2018-03-22期

  • 第2018-03-21期

  • 第2018-03-20期

  • 第2018-03-19期

  • 第2018-03-18期

  • 第2018-03-17期

  • 第2018-03-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