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紧盯项目结症 铺好富民兴民之路

  开年以来,浑源县全面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力做好扶贫领域各项工作。通过开展“新春走基层 开年大调研”活动,明确了该县各乡镇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以发展黄芪和中小药材种植、蔬菜栽培、小杂粮加工、畜牧养殖业为主导产业,逐步完善旅游大市场。为此,该县紧盯项目结症,铺筑产业富民路。
  探结症,找寻黄芪产业的发家梦。产于北岳恒山背阴山坡上的野生黄芪,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并外销近70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成就了道地药材正北芪的知名度,抢抓机遇,规范化发展黄芪种植与黄芪深加工已成了浑源县人民的共识。
  为此,浑源县招商引资多渠道打造黄芪品牌,从政策上鼓励企业、个人发展黄芪产业。在原有的安瑞、万生等龙头企业基础上,专门成立一个县级营销平台,制定价格,统一标准,打造品牌,让老百姓从种植上补贴变为出售上的补贴;再将宜芪区域再核算、再统计,想方设法进一步扩大有芪面积,增加农民收入;从技能培训上让芪农掌握一技之长,全面掌握黄芪种植、加工、营销技艺。如今,浑源的黄芪渐渐迈入了大市场,芪农的脱贫有了硬基础,甲天下的浑源黄芪即将成为脱贫产业发展的大格局。
  谋产业,富硒土壤致富路。与南山区相对的北坡区拥有着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在过去,种植户苦于没有大市场、大品牌,散户经营,致使增产不增收,富硒的土壤提供不出富硒小杂粮应有的经济效益。为此,浑源县将积极应对此种现象,集众人智慧,众人思维,统一模式,统一口径,取消多点开花式、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模式,避免一村一品牌,大打浑源富硒小杂粮的美誉。以吴城乡为代表的小杂粮生产基地通过引入了渗水地膜,亩产均增收在200到300斤左右,发展小杂粮,打造新品牌已成为该区域农村的迫切需求。
  势头足,产业扶贫资金解难题。拥有170多人的钟楼坡养鸡专业合作社,凭借山区的优势,放养的环境,直接拉动了当地及周边村落的贫困户参与其中,质感鲜美、供不应求的鸡蛋让村民看到了新希望,上规模、提档次、塑品牌,眼下已成了制约村民发展的瓶颈。
  如何处理好这一发展难题,调研中,该县给出了明确答复,年内的扶贫资金将更大化地服务于发展产业,让更多类似的产业越办越红火。
  促旅游,下好观光一盘棋。浑源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恒山、悬空寺中外闻名,该县依托县内的名山名寺挖掘旅游市场的潜在优势,大力打造全域旅游态势,下好观光一盘棋。如今,原生态的千佛岭、小峪沟的避暑胜地、湿地神溪独特的景观、汤头温泉的疗养、田村的“天鹅湖”等,已成为人们假日游乐观光、采风写生的好场景。开发保护已提上议事日程,一大批的农家乐、农家游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杨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3-27期

  • 第2018-03-26期

  • 第2018-03-25期

  • 第2018-03-24期

  • 第2018-03-23期

  • 第2018-03-22期

  • 第2018-03-21期

  • 第2018-03-20期

  • 第2018-03-19期

  • 第2018-03-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