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利空清洗筹码
上周五,美国政府计划对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全球股市受此影响全体重挫,亚太地区更是一片哀鸿。上周收盘,沪指跌逾3.5%,创业板指跌5.23%。
贸易战中没有赢家,我国受到较大冲击的行业包括电子产品、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服装纺织以及基础金属,而中国对美反击制裁的两张王牌分别是飞机以及农产品。因此,建议投资者短期规避电子产品(尤其是苹果产业链)、计算机、机械、服装行业,增加农业(粮食、猪)板块以及避险黄金板块的配置。在市场后市企稳后,建议投资者逐渐对大飞机、芯片、医药等国产替代板块进行配置。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走向何方?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认为有两种可能,最糟糕的选项是:中美贸易战全面打响,各国纷纷加入贸易保护的行列,出口占比较大的电子、通信、机械、服装行业遭到重创。在中美贸易战全面打响的情况下,面临经济失速的可能性,我国或不得不重回基建与地产双支撑的经济格局,周期品种存在左侧介入的机会。此外,输入性通胀的可能性较大,农产品(豆类、玉米、猪)或迎来较大机会。而最有可能的选项是:根据中美在近两天的反应来看,我们认为双方本次都表现强硬的主要目的皆为了增加在谈判中的筹码,仍然存在高高举起,较低放下的可能性。一旦中美双方重回谈判桌上,建议投资者对近期跌幅较深的板块加强配置。
震荡时间将会延长等待低吸信号出现
“上周,A股市场在缺乏主流板块带动、题材转换较快而又上涨乏力的情况下进入了震荡整理期,量能逐步萎缩,资金入场谨慎,四大指数显现疲态;周五,再次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更是大幅低开,使得原本脆弱的市场更加恐慌,创下了最大单日跌幅。回顾盘面,我们仔细分析,在周五大跌之前,市场早已经显现出弱势表现。四大指数在周四收盘后盘面上的中期高点都已经出现,这就是在预示反弹已经结束,接下来会进入震荡或调整期。中美贸易摩擦只是一个催化剂,加剧了市场的跌幅。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等待短期低点出现再进场的理由。所以盘面的细节问题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跟风操作。”东海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药利民告诉记者。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短期的投资情绪和风险偏好。中长期的具体影响程度还要视后续贸易战事件的延续性而定,毕竟双方的僵持,对于中美双边进口量都会大幅度下滑,对本国的经济会有一定影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方式是不可取的。所以后期双方贸易谈判会有很大的弹性。假如双方谈判破裂,中国想要在中美贸易战中不受影响,就必须保持贸易平衡,促进同其他国家贸易。积极扩大进口,做实“一带一路”的工作,创造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市场方面的影响只是短期,如果因为双方贸易摩擦而改变了中国股市的趋势而进入慢慢熊市,这基本上是个笑话。因为中国股市的基本面支撑还是比较强势,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还是值得期待,所以,药利民认为不会对股市中长期的趋势产生根本性影响。此次摩擦的焦点在于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而且此类个股正是近期被短线资金炒作且有一定涨幅,本身就积累了获利盘需要整理,此事件正好提供了去伪存真的良机。暴跌过后的市场需要时间去修复,恐怖的下跌缺口会对后期的反弹造成技术和心理上的压力,所以震荡时间会延长;但重挫后的反弹也随时会出现。操作上我们应该等待低吸信号出现。
调整利于去伪存真成长还需回归业绩
历史总在重演,而且惊人的相似,1月份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白马极致演绎,当所有人大呼牛市来了的时候却碰上了欧美股市暴跌,上证指数短短一周回到了2017年的起点;而近期所有人热捧“独角兽”、“新经济”成长股、看好创业板绝地反击的时候,欧美股市再次大跌,一切又回到了起点。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一脸迷茫:说好的幸福呢?
那么我们的市场到底怎么了。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分析认为,投资者其实不难发现,近几天中国平安和腾讯接连公布超预期业绩反而股价下跌,市场对绩优股的风险偏好降低,导致绩优白马股频繁出现大跌,与此同时前期热门的题材亦出现高位见顶的态势。此时市场整体呈现的情况是缺乏可持续的主线方向,题材股多为“小资金打地鼠”——一榔头的买卖。
随着美元加息和中美贸易战的开始,美股大跌,道琼斯指数也逼近2月8日的新低,全球市场一片惨淡,宏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避险情绪骤增,这也就出现了上周五资金攻击贸易反制的农业板块和避险黄金板块的表现。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农业板块与黄金板块的个股估值普遍较高,这里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多为情绪扰动,追高需谨慎!
接下来,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市场呢?还有哪些潜在的机会可以把握?黄聪海认为,首先美国对华打响贸易战,对原本并不稳固的全球经济复苏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前景可能更不明朗,全球化进程也可能遭遇更多的波折。短期来看,此次的黑天鹅事件在情绪层面影响较大,A股市场波动在所难免。随着两会结束,市场面临新开工恢复常态以及一季度数据的暂未明朗的问题,中美贸易的摩擦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未来尚需观察贸易战的演绎,如果愈演愈烈,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加剧,可能会对市场的风险偏好产生更大的影响。
操作层面上,市场风格的纠偏、政策暖风以及今年的资金面供给压力相对利好中小创的表现。短期的调整有助于成长股去伪存真,后续成长股的表现还是需要回归业绩层面,特别是一季报公布时可能会有所分化,建议投资者可回归关注部分真成长个股。
另外,根据官方公布的时间表,A股将在今年6月1日、9月3日分两次,分别以2.5%、5%的比例完成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参考海外经验,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股市影响为正面。目前全球约1.6万亿美元资金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作为投资基准,随着A股成为投资基准的一部分,追踪上述指数的被动型基金会调整资金的相应权重来配置A股市场,预计短期内流入外资规模在170亿-180亿美元。另外国内公募机构也积极设立基金跟踪MSCI指数,截至3月20日,已有11家公募基金上报了24只跟踪MSCI系列指数的公募产品。随着国内与国际的资金建仓,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成分股股价有望获得资金、情绪双支撑,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等待自然形成双底根据局势选择热点
对于中美贸易战问题,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对此认为,川普为了中期选举(竞选时做出的承诺现在兑付),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有别于以往正统的美国总统,没办法按照正常逻辑去分析他的行为是最大变数)。接下来至少2个月,这个问题会反复给市场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刺激。既然时间是有的,所以这个“贸易战题材”就有一定的炒作周期和空间,可能会被资金挖掘其中的机会。目前市场反应出来的点在农业股上面(美国农民都是川普的支持者),军工股还没有到要打仗的时候,所以刺激力度稍低,军工股炒作的点在于川普可能利用台海关系来刺激中国(台湾旅行法已经签署),应适当关注。其它的国外替代品,有点儿不沾边了,中国还是做不了美国的高端芯片。
其实,A股持续接近一个月的反弹早已显示疲态,中美贸易战只是最后一根稻草。只是这种直接跳空,连个好的止损机会都不给,确实难受。周期股是周五下跌最猛烈的板块。市场担心全球两大经济体的摩擦会给全球复苏的经济趋势增添变数。同理,如果贸易战缓和了,那么周期股的反弹也会是最猛烈的。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所谓贸易战会持续多久,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思考可能的事态演化路径。在不考虑全面崩盘的情况下,一定时间的调整后,有可能的市场风格或者热点会在哪里?赵经理认为:
①蓝筹白马。中国平安超预期业绩带来的是高开低走,很多人不解。市场给出的另一种解释是:银监保监会合并,保险行业好日子过去了,从严的管理为保险板块的估值带来巨大压力。银行地产,在美国今年三到四次加息预期,以及中国金融继续去杠杆的基础上,可能也难以引起市场的关注。剩下的也就是格力、美的这类绝对估值便宜,成长还凑合的公司了。蓝筹白马的刺激因素在于MSCI指数即将纳入中国A股,这个预期太明显,且看市场届时的演化路径。
②中小创再起。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小创在这波反弹中得到市场的一些认可。加上芯片、云计算等国家政策认可的行业中存在一些估值可以的公司,在市场平稳后,大概率会再来一波,只是这一波反弹的力度有多大,以及目前调整会到哪里,是判断的难点。独角兽类创投或者参股板块,炒作基础不够扎实,所以谨慎观察参与。
③央企国企改革+炒地图。国投中鲁、浙江东日等为代表的国企改革股,很明显有资金在试探市场反映。期间,上海、深圳、海南本地股都有一些集体性板块反应,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高层对于国企的极大期望,是其中的逻辑。
④捉妖记——次新股。次新股是妖股产生概率最大的地方。只要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就会有连续板的妖股出现。但此板块仅限于短线高手参与,要有严格的交易计划以及止损承受能力。
综上,赵经理建议要先等缩量,最好是市场自然形成双底(春节期间比较特殊,第一只脚不扎实),在此期间保守交易(参与农业、医药等防御品种);后续根据政治局势判断风险偏好。待贸易战顾虑消失,首选周期股反弹,再选中小创第二波反弹,最后观察MSCI纳入A股对蓝筹的影响。
本报记者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