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15时30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到航空救援电话:忻州某高速路口发生车祸事故,两名伤员需通过直升机紧急转运至你院进行救治。
接到救援电话后,该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空中应急救援工作。刘春副院长第一时间组织精干力量,并与其他专家迅速赶赴一号住院楼楼顶停机坪,十分钟内便做好了一切接诊准备。
16时30分,伴随着空中一阵轰鸣声,一架救援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该院一号住院楼停机坪上。已经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该院急诊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普通外科、骨科等专家和保卫科等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迅速与机上医务人员进行了对接。
三分钟后,两名患者已被安全转至急诊医学中心进行紧急救治。从飞机降落点到急诊室,再到进行各项检查,以及各科室会诊,呈现出一条无缝衔接的急救线路。
经过进一步检查治疗,目前两名患者已完全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平稳。
“很多急救需要在黄金1小时内完成,使用直升机开展转运工作,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刘春副院长说,“跨地区航空转运患者为急救插上了翅膀,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航空紧急救援有快速高效、灵便多用、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等优势,是组织救援抢险所采用的最及时、最有效的手段,是全球公认最安全快捷的救援方式。
此次空中应急救援,填补了太原市航空医疗救援项目的空白,为生命的保驾护航又添一条“生命线”,是该院实现陆空立体化救援的重要案例,既是对该院应急急救能力的一次检验,也为该院航空救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该院完善航空救援体系,打造绿色急救体系平台,以及建设航空救援基地医院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