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万游客“涌动”三晋
本报太原4月8日讯(首席记者 栗美霞)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是我省春节黄金周后迎来的第一个旅游小高峰。虽然受短暂的大风降雪、降温影响,但因天气逐渐转暖,春花盛开,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继续实施,游客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依然旺盛。加之,我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初见成效,各地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全省各景区更是推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为长假增姿添彩,使得全省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4月7日,从省旅发委传来消息,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807.22万人次,同比增长17.71%。其中:过夜游游客2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6.91%;一日游游客562.92万人次,同比增长18.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4%。
省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本次假日旅游市场主要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假日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多样。全省各地为迎接清明小长假的到来,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受到广大出游者欢迎。介休绵山举办“寒食源地品寒食,清明绵山踏青行”为主题的寒食清明文化旅游节,推出了直升飞机首飞仪式、民俗文化展演、品寒食、介公祠清明寒食公祭大典等活动;张壁古堡打造了最传统、最有乡愁意味的清明寒食风情一条街,折柳、蹴鞠、投壶、射箭等表演纷纷上演;运城市推出的关氏后裔祭祖活动、鹳雀楼风车节、草莓采摘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忻州天涯山石鼓祠推出了以历史名人介子推“精忠纯孝”精神为主题的古庙会,吸引了大批游客;晋城炎帝陵景区举行了庄严虔诚、宏大热烈的开门迎宾、拜祖祈福等祭祀系列活动;神农镇“传承炎帝故里传统文化,展现特色小镇时代新姿”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推出,极大丰富了祭扫踏青活动。
踏青赏花游成假日旅游主要方式。清明出游主要以踏青赏花为主,全省各地纷纷举办各类以“花”为主题的旅游节,广大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田园风光的同时,各种生态采摘、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美食品尝等参与性强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运城市推出的“古中国·大运城”美丽乡村百花节活动持续火爆,争相盛开的油菜花、桃花及山野钙果、樱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摄影拍照;朔州金沙植物园、西山森林公园、桑干河湿地公园、东榆林水库等城市园林、山水生态景区前来春游踏青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广大市民扶老携幼,举家户外畅游,开展踏青、插柳、赏花、放风筝等活动,增强了传统节日氛围。
结合传统的清明节祭扫习俗,全省各红色旅游景点纷纷推出了缅怀先烈主题活动,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晋中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昔阳大寨成为广大市民、学生、战士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景区。“塞北革命纪念馆”与“李林烈士革命纪念馆”两处红色旅游景点三天共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
房车露营博览会引领新业态发展。4月6日,以“新生活,心享受”为主题,2018中国(山西)国际房车露营博览会在太原开启,大会通过集中展示国内外房车领域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结合同步举办的房车摄影大奖赛,让广大房车爱好者通过视、听、触等全感官体验,领略各式房车,全面了解房车旅游生活新方式。活动的推出进一步引领了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新业态发展,成为此次清明节假日旅游的新风尚。
快旅慢游渐成假日旅游主流方式。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的完善,自驾游取代团队游成为主流,告别了“走马观花”旅游时代,快旅慢游正在成为新的旅游方式。皇城相府的自驾游占到了总接待人数的62%。蟒河景区自驾游客占到总游客数量的68%,珏山自驾游客占到总游客数量的80%,王莽岭景区自驾游客占到总游客数量的73%。4月4日首趟载着800名四川游客的旅游专列驶入大同,拉开了我省2018年百列旅游专列入晋游的帷幕。此外,晋中祁县腾达生态园、太谷美宝山庄、小五台生态庄园等相继推出了采摘有机蔬菜、有机水果各类乡村体验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入住庄园,享受慢游的田园生活,优美的生态环境、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迎合了久居城市的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求,吸引了大批旅游爱好者和广大游客游览观光。
截至4月7日18时,全省共接听游客咨询电话89起,主要为咨询旅游线路、景区(点)门票优惠、酒店住宿、道路交通等情况,值班人员均对游客进行了详细答复。受理旅游投诉12起,都得到了妥善处理,未接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