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习从家乡走出去的彭真老爷爷,将来做个了不起的人!我要用彩笔描绘美丽的侯马,让外面的世界都知道这儿!喜欢这儿!”
4月5日,阳光和煦的彭真故居纪念馆,来自侯马非凡国际少儿美术学校10岁的小宇杰参加了清明节祭祀革命先辈的仪式之后,站在画架前挥毫敷彩,稚气未脱的小脸儿上神采飞扬。
据悉,今年清明节前后,来彭真故居纪念馆以各种形式纪念和参观的游客总数近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
更为可喜的是,游客中青少年人数明显增多,这一支支朝气蓬勃的“小游客”队伍涵盖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各个年龄段,当地及周边县市的立恒技校、上马中心校、非凡国际少儿美术学校、哈佛幼儿园、上阳幼儿园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组织青少年来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开展红色教育,总数达2600多人,小宇杰正是其中的一员。
“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我们的讲解词从用词、语气等方面都要做较大的改动,以确保各类群体都能无障碍接受,特别是面对这些‘祖国的花朵儿’,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耐心、直观、生动!”讲解员高琳告诉记者。
以鲜活生动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近观众,让伟人的形象跨越时空,变得立体、真实,让伟人的精神深入人心,得到感知、传承,一直是彭真故居纪念馆的努力方向。
在去年临汾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好基地讲好故事”活动中,彭真故居纪念馆编排的情景剧《担架上的婚礼》,经过激烈的初赛复赛,从28个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汇报演出得到临汾市委领导和观众的一致赞誉。
目前,纪念馆正在着手编排彭真系列情景剧,创作反映彭真生平连环画,以期令游客尤其是“娃娃们”能够通过更直观、更新鲜的参观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革命情操的陶冶。
“红色教育‘润物细无声’,也许孩子们现在感触不深,但我相信,这粒悄悄播下的红色种子,一定会在他们的生命中大放异彩!”谈起未来,纪念馆馆长文新春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畅雪 通讯员 王强 杨霜韦 实习生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