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小女子的大情怀

  ——记国网长治平顺县供电公司中五井供电所所长张丽
  “那天凌晨12点多,我手机响了,是调度通知10kV中五井556线路有接地信号,通知所里进行特巡。我赶紧叫上值班的同志们去夜巡,找到故障点,处理完,把同志们送回所里,我回家的时候已经3点多了。”说话的是国网长治平顺县供电公司中五井供电所所长张丽,这是她担任供电所长后的常态。
  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
  张丽之前是平顺县佛堂村第一书记。2015年前的佛堂村是平顺县出名的贫困村。在平顺,大家都知道这个长在石头上的村庄,全村66户村民,分布在8个自然庄,而每个自然庄之间至少有6-7里路。村民靠为数不多的几块庄稼地里种出的土豆、南瓜为生。
  2015年初,听说单位要派人到佛堂村扶贫,张丽第一时间报了名。
  说起第一次到佛堂村,张丽历历在目。宿舍窗户是用纸糊的、木头门吱吱呀呀、一张简陋的平板床……在热心的村民的帮助下,宿舍被报纸重新贴了一遍。她说:“我肩负责任而来,就应该选择坚持、坚守。”
  这贫脱定了
  张丽在佛堂村一住就是两年,通过每天的入户调查,她找到了村民致贫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问题,但是在石头山上修路并不可取,于是经过和村委的多次研究,终于决定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庄果庄建立移民小区,并为小区建设蓄水池,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村民们陆陆续续就都搬迁到小区里来,原来安静的佛堂村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采摘的连翘、党参等药材有了市场,收入也多起来了。
  站在庄果庄的最高处,看着移民小区的欣欣向荣,张丽的幸福感满满的。再看远处县里新开发的“太行天路”旅游区,一览无余,一个点子冒了出来,为什么不在村里搞一个乡村旅游?庄果庄处在通往岳家寨景区的必经之路,在村里建立一个农家乐专门接待来往的游客,正是一个增收的好路子。说干就干,和村长马佩云一说,这事儿就提上了议程。
  听说是扶贫村的新项目,县里工商局、卫生局一路绿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佛堂村农家乐正式挂牌成立。在张丽的帮助下,村长注册了微信,当起了微商,在朋友圈发起了广告。2016年国庆节,村里迎来了第一批自驾游旅客,大家对佛堂村的风景赞赏有加,一张张风景照片发到朋友圈后,农家乐的生意就红火起来,国庆期间,农家乐接待旅客12批,67人次,净收入4596元,村长高兴地对张丽说,“闺女,你这脑瓜子咋这么好使呢?”张丽更是激动万分,“村长,咱多学习,这贫脱定了。”
  2017年,张丽经过多番努力,促成国网长治供电公司为佛堂村建立了巅峰岭20千瓦的光伏电站,为村里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2017年底,佛堂村人均收入超过了3026元,全村顺利脱贫,张丽的第一书记任务圆满完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看着妈妈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大女儿第一次为张丽感到骄傲。讲台上,张丽为女儿所在班级讲安全用电小常识;讲台下,女儿骄傲地完全没有听到妈妈讲的内容,这次,她终于扬眉吐气了,她是有妈妈的。今年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可是张丽却从未在学校露过面,扶贫村的工作不容放下一秒钟。
  家里两个女儿,张丽却在扶贫村干得热火朝天,现在回到平顺供电公司当上了中五井供电所所长工作的节奏没有半点放慢,早出晚归依旧。
  有人问她:“家里俩小孩你不管,却在外面干得起劲,不觉得对不起孩子和家人吗?”张丽有她自己的坚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孩子将来知道妈妈帮助了那么多人,一定会支持我的。”
  她说话声不大,却坚定有力,她说,这就是她的情怀。

本报记者 王蕾 通讯员 马晶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4-10期

  • 第2018-04-09期

  • 第2018-04-05期

  • 第2018-04-04期

  • 第2018-04-03期

  • 第2018-04-02期

  • 第2018-04-01期

  • 第2018-03-31期

  • 第2018-03-30期

  • 第2018-03-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