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跳竹竿舞、写毛笔字、讲中国故事……
4月17日,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校园里、食堂中,来自山西大学和商务学院的近百名外国留学生,与学生代表一同包饺子、研读名著、练习书法,体验丰富多元的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山大商务学院的聚元堂餐厅,外国学生们干劲十足,抓起了擀面杖,擀起了饺子皮,有模有样地包起饺子。“别人包的饺子能立起来,我的饺子却怎么也立不起来,不过体验包饺子的过程很有趣。”一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看着山西一绝的面艺表演——独轮车头顶刀削面,如瀑布般的龙须面,这场“世界的团圆饭”的味道简直不能太赞!突然出现的川剧变脸传统艺术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变脸表演,引得现场学生们不禁大呼“神奇”!
这场活动是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举办的以“春天的商院”为主题的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从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40个国家来的留学生,感受了山西的文化风情。
落叶街两旁,挂满了小小的便签。随机抽取即得到“四大名著”中一则经典片段。西天取经、武松打虎、黛玉葬花、桃园结义……不仅被中国学生们用COSPLAY的方式还原再现,还邀请每一组的外国学生参与演绎,再配以中英文两种方式讲述,让外国学生们充分了解这些中国文学的情节。
“黛玉为什么要去埋葬花呢?”抽到红楼梦的外国学生提问。“四大名著”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让外国学生喜欢听、听得懂。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间,中国文学传播了出去。
同心广场上,音乐舞蹈系的学生们准备了民族特色十足的竹竿舞,体育系的师生进行着传统空竹表演、太极拳和双节棍,学生社团带来了炫酷十足的轮滑和街舞……中国传统与现代文体项目同时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外国学生们看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跃跃欲试,在表演竹竿舞场地上,几个外国学生用流利的中文请教着技巧。“开、合、开、合……”不过几分钟,他们就数着拍子,兴奋又有些紧张地在竹竿间跳跃,手忙脚乱却又笑声不断。
旁边的街舞表演场地中,中外学生即兴展开对决,掌声和欢呼声热烈不断,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活动的最后,现场写书法勾起了众人的兴趣。看完中国学生的书法展示后,外国学生们兴致盎然学习写毛笔字……
包饺子、讲名著、写书法……整场活动精彩迭出。
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党委书记吴建社看来,这一场中外文化交流盛宴,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不仅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培养了中国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增强学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承方面的意识。
本报记者 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