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毕业季,每年的这个时间,高校毕业生的去向都会引发社会关注。今年,又将有820多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他们在创业和就业之间会如何选择?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持续高涨,近九成大学生考虑过创业,其中26%的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的创业意愿。
虽然毕业生的创业热情高涨,但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近年来,社会上有声音称,对于初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来讲,就业是创业前的“必修课”。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不少毕业生在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没有足够的创业能力的前提下就选择创业,这样的风险比较高。他还认为,“必修课”的说法并不准确。“创业之前不一定要找稳定的工作。有的学生在学校就很关注社会环境,也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对于这种能力和资源都具备的同学,创业是一个好的选择。”
“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对于毕业生来讲,最关键的还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储朝晖建议,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其一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志向、优势和潜能。其二则是要找到社会的需求,清楚自己的优势是否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毕业生要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冷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