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异彩纷呈 “旅游+”融合发展显效应
本报太原5月2日讯(首席记者 栗美霞)“五一”假期,我省各地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主要景区持续火爆,呈现出浓浓的节日风情,亲子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丰富多彩,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特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为假日增姿添彩,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2613.35万人次,同比增长21.76%。其中:过夜游游客815.6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5%;一日游游客1797.71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25亿元,同比增长20.84%。
省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本次小长假期间,我省旅游市场产品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主题活动丰富多彩,互动式产品吸引游客。太原蒙山在节日期间举办“香溢三晋蒙山花展”,塑造“花海九景”,以“花卉+休闲旅游+礼佛文化”的独特资源环境,打造晋源区特色品牌名片。阳泉市藏山景区新开设玻璃滑道娱乐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娘子关景区新增水上飞人培训活动以及玻璃栈道、玻璃吊桥,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盂县水神山举办第二届佛教文化节活动,更是有3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
非遗项目进景区,雅俗共赏,旅游体验更加丰富。“五一”期间,许多景区尤其是人文类景区推出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体验项目,与景区文化特质相得益彰,既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又增加了游客的体验内容,延长了游客的游览时间,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如晋城市大阳古镇的古法制铁馆、传统木作馆都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皇城相府推出非遗项目《中庄秧歌》,柳氏民居推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氏八音会”的展演。汾酒文化景区设置了游客体验专区,为游客进行复古生产线表演,工作人员身着古装,直观、形象地向游客演示汾酒原浆酒制作过程,游客可以现场品尝。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举办的“独辕四景车大赛会”以“非遗集萃·时代新姿”为主题,大赛会期7天,设专场民俗文化表演、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展示、传统小商品展销、上党名吃美食展销、非遗上党八音会表演等活动,备受游客青睐。
亲子游、家庭游、研学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五一”期间,晋祠博物馆向青少年开展了活字印刷、制作瓦当拓片、搭建斗拱以及古代建筑模型等,让少年儿童在娱乐的同时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大同方特欢乐世界推出“亲子季”主题活动,举办了“方特风情篝火节”;阳泉动漫城的各种最新的游戏设备吸引了大批少年儿童;吕梁方山于成龙廉政文化园永宁书院举办的“踏于公成长之路、寻孝廉之奥秘、根植孝道之种,争做廉俭之人”研学旅行主题吸引了众多学生团队前来体验学习;运城市鹳雀楼、普救寺、五老峰首届风筝风车节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前往绘制、放飞DIY风筝、风车。
新奇旅游项目深受游客追捧。以玻璃栈道、游艇、VR体验、极限运动项目等为代表的新鲜玩法、新奇项目成为这个“五一”假期许多景区的亮点,深受游客喜爱,如台邰山的玻璃栈道、石膏山的豪华游艇、芦芽山万年冰洞的VR体验等,使得游客络绎不绝。
另外,“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各级旅游质监机构共接听游客咨询电话132起,受理有效投诉案件18件,已结案15件,正在处理3件。截至5月1日18时,未接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