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山煤集团:贸易主业将更精更强

  未出意料,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在我省这轮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中,选择最具实力的煤炭贸易作为主业,做强做精做优。
  山煤集团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一家小型煤炭贸易公司发展成为规模超千亿、多元化产业协调并进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中国煤炭出口专营权(全国仅四家企业拥有)、中国内销煤经销资格和铁路运输计划单列权,拥有覆盖煤炭主产区、遍布重要运输线、占据主要出海口的成熟完善的煤炭内外贸运销体系和“山煤运销”38年的品牌积累,这是省属其它六家大型煤炭企业无可企及的。
  “未来煤炭行业将通过不断整合成为大集团所主导的格局,这将是煤炭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山煤国际乃至山煤集团要生存,必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结合企业实际分析,山煤集团在生产体量上无法与省内其他大型煤矿集团比肩,我们的优势在于品牌、资源、通道、市场和服务五大优势。”山煤集团副总经理王为民向记者介绍说。
  充分运用既有贸易布局网络和营销经验,山煤集团将以“市场化取向、竞争力目标、专业化重组、股份制改造、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监管”作为改革目标,以贸易物流为主体,以实体产业为后盾,以金融培育为纽带,逐步打造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配煤仓储、物流运输、贸易促成、供应链金融、平台交易于一体,年发运量逾亿吨、上控资源、下控市场、更具实力和价值的现代贸易服务型企业。
  近年来,机关大部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贸易区域管控改革、以利润为中心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改革、煤矿契约化管理试点改革、贸易风险抵押经营试点改革、职业经理人试点改革、公务用车改革、“三供一业”剥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推动了山煤集团体制机制的创新,企业内生活力明显增强。扎实的基础为新一轮改革积蓄了充足的力量。
  而打造现代化贸易服务型企业,需要灵活的战术和精准的定位。山煤集团将积极创新贸易模式,优化贸易结构,实现贸易模式“三个转变”,即由单一煤炭贸易向多元产品贸易转变、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简单买卖向全方位提供贸易服务转变。围绕“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供应链服务集成商”的核心商业模式,积极打造“大物流、大贸易、大市场”的贸易营销格局,结合既有资源、物流、营销网络优势,贯通集购分销、配供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业态,推进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服务利润链“四链”并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联动运作,完善煤炭物流贸易体系建设,推进商业模式转型,全力打造山西省最强的贸易物流供应集成服务商。
  上游货源环节以山煤集团自有煤炭资源为主要依托,重点开拓和整合一批货源稳定、企业诚信度高的地方煤炭资源,打造三大货源基地,即北部动力煤基地,晋中炼焦煤基地和晋东南无烟煤基地,整合形成煤种丰富、动态补给能力较强的货源供给集群。同时,总结、优化和推广霍尔辛赫煤业与广东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模式,借助上市公司优势,与电力、冶金、钢铁等下游客户以资本结盟方式反向参控股部分煤矿,形成结盟化的资源并购投融资系统。
  中间物流贸易环节重点打通物流、金融和信息“三大通道”,利用数字化配煤技术,实现集中采购、分类储配、定制加工、集中配送,实现效益最大化。
  下游市场环节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战略合作政策和“大客户”营销策略,全力实施品牌战略,稳定重点、扩大长协,通过制定合理的定价机制、销售衔接机制、用户分类服务机制、风险管控机制等逐步形成稳定健康的营销网络。
  坚持“固本培元、强身健体、先行先试、差异发展”,形成“一种能力、两个延伸、三大支柱”。即不断培育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紧紧围绕主营业务进行上下游和国内外延伸;充分依靠资源、金融及服务支柱,夯实和扩大商业基础。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延伸经营链条,增加服务内涵,同时,以趋同的价值理念,用中间供应链的能力,融合上下游资源,共享价值链利益最大化。这是山煤集团做强主业的策略所在。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5-08期

  • 第2018-05-07期

  • 第2018-05-06期

  • 第2018-05-05期

  • 第2018-05-04期

  • 第2018-05-03期

  • 第2018-04-29期

  • 第2018-04-28期

  • 第2018-04-27期

  • 第2018-04-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