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一碗小米粥,“冲”出山西好味道

  • 太行明珠方便小米粥谷子实验基地。 本报记者 桑莉媛 摄

  •   “家的味道就是一碗热腾腾、稠糊糊、金灿灿的小米粥。无奈工作繁忙,又时常出差,很少能够像儿时一样,喝上一碗慢火深熬的小米粥了。”对于离家多年在外工作的王丽而言,小米粥始终是忘不掉、离不开、舍不下的一份情结。
      事实上,有着像王丽这样无奈的人不在少数。所幸的是,这个遗憾即将成为历史——今年5月中下旬,国内首家即冲即食小米粥将正式进入市场与公众见面。从此,小米也能冲着喝,而且味道与妈妈熬出来的一样好。
      一份热爱与执念引发的“小米革命”
      北纬36度、东经110度,海拔1200米以上,太行山脉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历来就是盛产小米之地。
      太行明珠即冲即食小米粥就在这里诞生。它是山西靖日中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声出资兴建的一个新型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从主营加工生产我国铁路配件及专用铁路物资,到扎根太行、服务“三农”,这都源于张家声的一份热爱与执念。
      张家声从小生长在左权白堠村,这里淳朴的民风、秀美的山水都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印记,而最深的记忆莫过于那起落山脉上层层长着的谷子。然而,高品质的小米由于地域条件限制,销路成为很大的问题。
      2005年,张家声挑起了白堠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从那天起,怎么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成了他的心事。在他的努力下,白堠村接通了通讯设备,建起了卫生所,铺上了水泥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白堠村大多数为年长者,又多靠种地为生,这个群体如何致富?
      “何不因地制宜,搞一个产业化企业,带动全村乃至全县经济发展?”思来想去,张家声用起了排除法。左权县的水源是符合国家矿泉水标准的,小米可以深加工,大部分北方人都爱喝小米粥,但都是自己在家里熬制,而市场上并没有即冲即食的小米粥。在多种因素综合比较后,张家声选择了小米深加工——即冲即食小米粥。
      于是,张家声有了这样的念头——要做一场“小米革命”,带动太行左权的产业,将青年人才引回乡,让更多人关注这里,让本土质优小米走得更远。
      从无迹可寻到柳暗花明的“慢熬”之路
      就这样张家声开始了自己的小米粥研发生产之路。
      确定了小米粥这个项目,张家声便在百忙之中又忙起了两件事:一是选厂址,厂址一定要以左权太行山为中心建立加工生产基地。二是找即冲即食小米粥技术。结果,厂址选好建好了,即冲即食小米粥的技术还没有着落。亲戚朋友的“凉水”一拨一拨泼过来,张家声也有些耐不住了。他亲自背上行装,跑遍了全国与食品有关的科研院校寻求技术支持。2015年,他终于在中国农业大学找到了相关技术,并与该校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一次性买断即冲即食小米粥专利项目,独家生产经营即冲即食小米粥系列产品。
      2015年8月,即冲即食小米粥小试成功,品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同年11月,太行明珠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研发方便营养小米粥,先后投资近4亿元,搭建近200米的全自动化流水线,堪称全国食品加工行业首例。2016年4月,太行明珠小米粥产品推介会正式启动,次月,太行明珠小米粥中试基地动工建设。
      “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做起来,难度比想象的大了几十倍。”张家声感慨地说,“原以为就要大功告成了,没想到却出了状况。”原来,中国农大研发使用的设备竟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型机器,且蒸、打散、烘干多道工艺分别又有着不同的机器,繁杂不易操作,这怎么能形成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呢?于是,他开始对全国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考察探访,看能不能有点门道。终于,在考察一家企业时发现了一种来自荷兰的特殊机器,有了点苗头,张家声就开始去荷兰、德国、日本进行技术考察。果不其然,在多次考察后,张家声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先进设备,实现了小米的深加工,实现了小米粥工艺全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中试成功。
      从色选到蒸熟,然后冷冻,再到打散烘干……经过15道工序,一粒粒严选过的小米就这样在130米长的流水线上进入到80米长的包装线,最终被消费者捧在手心。
      “方便小米粥,说起来简单,真要做得和人工熬出来的一样还真不容易。”张家声告诉记者,“传统的小米粥制作方法,需要将小米在沸水中熬煮30分钟至45分钟,我们用现代工艺、科学配方打造的这款即冲即食型小米产品,只需用沸水冲泡5分钟,就可成为一杯原汁原味的小米粥,喝起来和家里煮的小米粥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最初的设想是易拉罐包装,但这种外包装必须增加一定量的防腐剂和添加剂,为了保证天然米粒的原汁原味,公司最终选用了现在的纸杯包装。
      目前,太行明珠即冲即食小米粥项目,已经作为晋中市重大工程督办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9亿元,正式投产后,年生产小米营养粥2亿桶,产值达4亿元,可带动周边县市农民逐步实现增产增收,具有极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碗小米粥“冲”出山西好味道
      太行明珠小米粥把传统食品小米经过现代工艺“熟化”做成方便小米粥,实现产品升级,不仅改写了小米粥千百年来只能煮着喝的传统工艺,还将对我省小米产业的发展产生品牌带动效应。
      如何让“山西小米”做大做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去年9月,省政府对外公布的《“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大对省内小米加工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的扶持力度,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符合“山西小米”品牌生产标准的小米加工龙头企业瞄准中高端市场需求,引导消费升级,积极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它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山西小米,为山西小米闯出名气、走出底气带来新动能,迎来新机遇。
      对此,张家声信心满满。“太行明珠要做未来国际化的民族企业,太行明珠产品是未来国际化的民族产品,太行明珠小米粥是未来国际化的民族产品。”他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成功研发生产出原味、绿豆、玫瑰、红枣、蔬菜、和子饭、青豆、苦荞等八种口味的系列小米粥产品。由于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今年公司已经与左权县签订了2万亩谷子基地生产合同,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来种植谷子,并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收购,初步估计可带动7000-10000户农民参与生产,实现脱贫致富。
      未来,公司还将培育属于太行明珠小米粥最佳的谷子品种“太行明珠一号”和“太行明珠二号”等,并对谷子种植、生产、消费、流通等全程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满足消费者健康、安全消费需求。独特的地域优势,全程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这些条件都将赋予太行明珠小米粥独特的秉性,并成为山西小米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本报记者 桑莉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5-15期

    • 第2018-05-14期

    • 第2018-05-13期

    • 第2018-05-12期

    • 第2018-05-11期

    • 第2018-05-10期

    • 第2018-05-09期

    • 第2018-05-08期

    • 第2018-05-07期

    • 第2018-05-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