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务实合作 共谋双赢发展
本报晋中5月23日讯(记者 郝光明 通讯员 赵佩星)5月15日,晋中市和省教育厅及省高校园区、驻晋中相关高校围绕“加强地校合作、服务转型发展”进行座谈,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谋双赢发展。
2010年8月24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在晋中北部新城建设规划山西高校新校区,同时启动了太原榆次科技创新城建设。于是,以山西高校新区为核心的晋中北部新城成为晋中太原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更是晋中跨越赶超、率先发展的“助推器”,对于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七年多来,晋中市高度重视省高校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此次座谈会前,晋中市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积极协调解决各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合作事项,汇总地方经济发展寻求高校支持合作的项目。座谈会上,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负责人先后发言,纷纷表示将在转型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为晋中市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当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与太原理工大学全面合作、共建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战略合作、共建太原师范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广安高中)、百香果功能饮料新产品研究(药效部分)项目、“白酒品质提升”“酒糟深层次利用”等5个项目现场签约。
晋中市委书记王成表示,随着晋中太原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两大省级战略深入实施,晋中发展和高校产教融合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使地校双方的共同发展产生了新愿景,为地校双方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大平台。此次座谈会,主要是围绕晋中市决战转型综改主战场、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能源革命先行区、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四个目标定位”,发挥好“大学城”和所有在晋中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打好政产学研用“组合拳”。以创新服务、创优环境、创造价值为突破,推动人才科技优势转化为转型发展优势。以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为主战场聚集人才,制定完善一系列引才政策,努力把高端人才、把大学生引进来、留得住。这一次,双方建立了合作共建长效机制,定好工作职责,开好联席会议,开通校政企三方联络服务“直通车”,形成“合作发展共同体”,切实把合作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省高校工委主任、省教育厅厅长吴俊清表示,高校要主动融入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把“服务地方、提高质量”作为地方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把地校合作作为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式和服务驻地的重要渠道,努力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唱戏、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