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为啥总感觉自己工资“拖后腿”?

  每逢统计部门工资水平的数据出炉,就会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工资“拖后腿”,这些“吐槽”出现的原因在哪儿?
  对此,省统计局专家解释道,统计部门发布的各类平均工资数据反映的是全省或某一类单位、某个行业的平均水平。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
  另外,目前开展的岗位工资统计只调查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单位,没有包括这些行业的规模以下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这三个行业的单位。且具体到某一个单位,不同岗位间的工资差也较大。即使是相同岗位,其平均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登记注册类型和不同行业间也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从个人角度看,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会因所属单位的行业、地区、性质、企业效益及个人所在岗位的不同而感受不同。”这位专家表示。
  农、林、牧、渔业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2%和18.5%,分别比上年提高3.3和22.8个百分点,分别比全行业平均工资高1.4和14.4个百分点;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长12.4%,增幅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非私营平均工资增长0.21个百分点……
  为啥各个行业工资都涨了?上述省统计局专家告诉记者,随着我省国企国资改革、营商环境优化、降低实体企业成本等利好政策的推行,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2016年加快5.9个百分点,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比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4个百分点,企业单位工资呈现大幅增长。

本报记者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5-31期

  • 第2018-05-30期

  • 第2018-05-29期

  • 第2018-05-28期

  • 第2018-05-27期

  • 第2018-05-26期

  • 第2018-05-25期

  • 第2018-05-24期

  • 第2018-05-23期

  • 第2018-05-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